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原文
</span>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注释</span></h3>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3)然:然而。
(14)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5)缒(zhui):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6)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8)越国以鄙(bi)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19)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同“倍”增加。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0)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ong):通“供”供给。
(21)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2)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23)厌:满足。
(24)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25)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26)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27)因:依靠。敝:损害。
(28)
(29)知:通“智”明智。
(30)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31)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2)去之:离开郑国。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故事梗概</span></h2>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写作背景</span></h2>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译文</span></h2>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关于“秦伯说”的解释</span></h3> “秦伯说”的“说”一般都注为“同‘悦’,喜悦,高兴”“‘悦’”是对的;但把“悦”解释为“喜悦、高兴”就欠妥了。“悦”有“喜悦”和“悦服”两个义项。细揣“秦伯说”的文意:秦伯听了烛之武的话后,虽有“喜悦”之情,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意见,应解为“悦服”尔雅释诂:1“悦,乐也。”2“悦,服也。”郭璞注:“谓喜而服从。”“喜而服从”就是“悦服”
从逻辑上推理,如果“说”为“高兴”的意向话,那么郑国签订了盟约就是高兴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所以“秦伯说”的翻译应是“秦伯(听后) 心悦诚服”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段解</span></h2>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字读音</span></h2>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i;
3。夜缒而出:缒,zhui;
4。君之薄也:薄,薄, báo,;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ong;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8。夫晋:夫,fu(也有译为“发语词”);
9。阙秦: quē ;(也有标注 jué);
10。秦伯说:说,yuè,高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i,逢,páng;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u。;
13。失其所与,不知:知,zhi。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重要实词</span></h2> 1、贰
1“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2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4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5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6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2、鄙
1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 把。作为边邑。)
2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1准许。 (同现代汉语)
2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3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4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5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1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2què 城楼
3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4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jué 阙疑, 解除疑惑 (多闻阙疑)
5、微
1 没有
2细小,轻微(同现义)
3衰败 国势衰微。
4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5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6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7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1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2谦词 敝人
3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重要虚词</span></h2> 1、以
1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2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3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1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2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3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4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1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4、其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3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4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1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2是寡人之过也 (的)
3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5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词类活用</span></h2>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7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9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10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1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12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13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1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15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1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17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通假字</span></h2>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古今异义</span></h2>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言句式</span></h2>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4。(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5。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7。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8。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9。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10。(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11。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12。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13。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14。若亡郑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应为“于君有益”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概述</span></h3>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章特殊</span></h3>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span></h3>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2)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3。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写作特点</span></h3>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原文
</span>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注释</span></h3>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3)然:然而。
(14)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5)缒(zhui):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6)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8)越国以鄙(bi)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19)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同“倍”增加。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0)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ong):通“供”供给。
(21)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2)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23)厌:满足。
(24)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25)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26)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27)因:依靠。敝:损害。
(28)
(29)知:通“智”明智。
(30)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31)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2)去之:离开郑国。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故事梗概</span></h2>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写作背景</span></h2>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译文</span></h2>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关于“秦伯说”的解释</span></h3> “秦伯说”的“说”一般都注为“同‘悦’,喜悦,高兴”“‘悦’”是对的;但把“悦”解释为“喜悦、高兴”就欠妥了。“悦”有“喜悦”和“悦服”两个义项。细揣“秦伯说”的文意:秦伯听了烛之武的话后,虽有“喜悦”之情,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意见,应解为“悦服”尔雅释诂:1“悦,乐也。”2“悦,服也。”郭璞注:“谓喜而服从。”“喜而服从”就是“悦服”
从逻辑上推理,如果“说”为“高兴”的意向话,那么郑国签订了盟约就是高兴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所以“秦伯说”的翻译应是“秦伯(听后) 心悦诚服”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段解</span></h2>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字读音</span></h2>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i;
3。夜缒而出:缒,zhui;
4。君之薄也:薄,薄, báo,;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ong;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8。夫晋:夫,fu(也有译为“发语词”);
9。阙秦: quē ;(也有标注 jué);
10。秦伯说:说,yuè,高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i,逢,páng;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u。;
13。失其所与,不知:知,zhi。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重要实词</span></h2> 1、贰
1“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2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4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5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6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2、鄙
1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 把。作为边邑。)
2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1准许。 (同现代汉语)
2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3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4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5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1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2què 城楼
3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4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jué 阙疑, 解除疑惑 (多闻阙疑)
5、微
1 没有
2细小,轻微(同现义)
3衰败 国势衰微。
4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5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6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7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1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2谦词 敝人
3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重要虚词</span></h2> 1、以
1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2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3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1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2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3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4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1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4、其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3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4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1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2是寡人之过也 (的)
3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5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词类活用</span></h2>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7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9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10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1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12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13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1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15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1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17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通假字</span></h2>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古今异义</span></h2>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言句式</span></h2>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4。(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5。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7。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8。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9。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10。(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11。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12。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13。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14。若亡郑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应为“于君有益”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概述</span></h3>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章特殊</span></h3>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span></h3>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2)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3。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写作特点</span></h3>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