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实将军追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记实:将军追忆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4月1日,黎化南将军之女黎琳、黎晓琴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会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明寿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志鹏的陪同下,来到将军岛,向黎化南墓碑敬献花篮。杨明寿、余志鹏和黎化南将军的女儿黎琳、黎晓琴及其家人在黎化南将军塑像前三鞠躬,在墓碑敬献献花,焚烧香纸,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表达无限哀思和祟高敬意。
黎化南,长阳平洛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后勤部长、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秀丽的长阳清江河畔,有一座不高的山被称为平洛将军山。来往客船每每行至此处,客人都要走出船舱远眺将军山上的将军碑,对碑下这位功勋卓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表示崇敬和深切怀念。
碑下英魂就是让长阳人民铭刻在心的黎化南将军和他的夫人。从长阳走出来的黎化南将军于1978年11月26日逝世于北京,终年69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在他的妻子去世后,1998年,子女们将将军夫妇的骨灰盒移回长阳大堰乡平洛山。将军夫妇要在他曾经战斗过的老区扎根,永远守望着老区的建设和发展。
4年10月18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周年县庆的日子,黎化南女儿黎瑛再次回到长阳。在第二天前往清江武落钟离山景区的船上,黎瑛向记者讲述了将军父亲从土地革命到做红军后勤工作,40余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故事以及父女俩的长阳老区情结。
革命中初露头角,深受贺龙赏识
黎化南1909年出生于长阳大堰乡平洛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幺。黎化南3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父亲见他聪明好学,东借西凑送他到私塾学校读了4年书。为了糊口,他当过学徒,做过买卖,经常挨打挨骂,他咬牙勤学苦练,珠算、经营管理、买卖交易,样样能干。
19岁时,他又失去了父亲。父亲给他留下唯一的家产是几头骡子。1927年初,大革命风暴席卷鄂西各地,黎化南跟着大伯的侄子(比他大两岁、)投入革命活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回家,以赶骡子搞运输为业,这期间结识了同行的*党员李步云(后任红五十师师长)、李永烈等人,参加党的地下交通联络,多次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党的重视和培养。
1928年1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此后,他和另两名党员蔡希章、陈怀官在平洛发动20余名青年农民组成赤卫队,开展反“清乡”反逼租夺佃和抗捐抗税斗争。
1929年10月,贺龙率红四军来长阳,帮助长阳县委组建了县苏维埃政权和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第一师(后称独立师)。黎化南带领10余名青年,投入红六军第一师,后编入红五十师担任班长,后跟随部队转战湘鄂边苏区各县,时达两年之久。
1932年6月,湘鄂边红军主力集中于鹤峰反“围剿”长阳仅有黎化南分队和县游击队200余人,40多支枪,却打了个大胜仗,黎化南在战斗中腿部负伤。同年9月,黎化南和长阳游击队随特委东下洪湖,编入湘鄂西警卫师,1933年2月编入红三军教导团。1934年进入湘鄂川黔边区,任湘鄂川黔游击队中队长。当年9月,与印江县木黄地区和黔军李成章部激战数日,黎化南再次负伤。在养伤中,贺龙发现他的写算能力强,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休整时,贺老总就调他为二军团管理员。从此,黎化南开始了为部队后勤工作而战斗的历程。
转战南北,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任务
1934年冬至1935年秋,二、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转移,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各地。部队战斗在大山区,群众生活十分艰苦,每到一处,都要打土豪清算地主财产,以解决部队生活和群众的困难。在部队中做后勤工作的黎化南既要参加筹粮筹款筹军械,安排部队的吃穿用,又要背负行装,行军打仗,受尽艰难困苦,他仍圆满完成了任务。他常对女儿回忆:“搞后勤工作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记不清有多少不眠之夜。”
1935年11月,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于湘、黔、滇,渡过金沙江天险,进入康藏高原,过大雪山。次年,二、六军团奉命改为红二方面军,黎化南调任军司令部管理科长。此后,黎化南随部队穿行广漠、荒凉的千里草地。生活极度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他跟随贺龙走出了草地,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8年秋天,日寇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又消极抗日,部队供给问题成为革命武装生死攸关的问题。*中央被迫精兵简政,
开展大生产运动。久经战斗考验的黎化南被调到晋绥行署任粮食局长、财政副处长。他忠诚地执行党的方针,深入发动群众,一面开展减租减息,一面带头领导军民开荒种地,广泛开辟财源,保证了部队粮食供给,粉碎了敌、伪、顽的层层封锁,解决了军民的生活供给,为部队的后勤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黎化南任晋绥行署财政处长兼贸易总局局长,后任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依靠群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再次为夺取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人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野战军,黎化南调任一野后勤部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黎化南以身作则,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工作任务,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解放后,黎化南历任防空军后勤部代部长,铁道兵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长,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局长等职。1978年2月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
正直善良一生,博爱之心深受群众爱戴
在女儿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位正直善良的革命军人。无论是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年代,黎化南总是真诚地把自己的爱心南给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黎瑛常听父亲的战友们回忆,在长征中,无论条件多艰苦,黎化南首先考虑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危。长征出发前,一名叫成兴本的战士在湘鄂西战斗中负伤,部队急着赶路,将他交给当地―财主家养伤。黎化南担心部队一走,成兴本就会被人杀掉。他悄悄找了两名战友将成兴本抬出来跟随部队前进,成兴本感动地热泪长流:“要不是您,我就没命了。”长征途中,战友倒下了,他总会把自己节省的一点青稞面全部交给卫生员分给了伤病员,自己却吃各种野菜。―名叫邓兴银的湖北石首战士,见黎化南总是把自己的一份给他吃,看见黎化南没鞋穿就给他打了一双草鞋。另一名叫胥治中的湖北石首人,参加长征时仅有14岁,黎化南看他又瘦又小,担心他走不出草地,就把他带到向边当警卫员,实际上是黎化南一路上对小伙子精心照顾。在长征过程中,黎化南和战友们患难与共,结下生死之交。
“*”期间,黎化南家里成了革命老干部的避难所。一些老干部受到不平等的政治待遇,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一度失去生活信心。黎化南冒着生命危险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想办法解决生活和家庭困难。一些老战友去世了,他便将战友的子女接到自己家里义务抚养成人。他的博爱之心深受战友子女们的爱戴。而他同样无辜受到*、“四人帮”*,身心健康到摧残,患上癌症。
黎瑛说,父亲去世后,经常有一些她不认识的父亲的老战友和他们的晚辈前来悼念父亲,在坟前哭诉着黎将军的恩情。
将军父女深厚的老区情结
1940年左右,黎化南认识了在部队剧团工作的河北姑娘袁光轩,袁光轩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两人志趣相投,结为连理。婚后,他们共生下了7个儿女,黎瑛排行老五,在山西出生。
解放前,夫妻俩也是离多聚少,丈夫干革命,袁光轩则肩负起抚养儿女的重任。1950年,黎化南第――次带了3个孩子回长阳,黎瑛跟随父亲一起到了长阳。父亲讲述着长阳巴人的故事,在她眼里,大山是那样神奇。
1952年,将军一家移居北京,此后一直没有搬过家。他看到那些参加革命幸存下来的战友住进了城里,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便时常想起长阳老家的父老乡亲,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也过上了温饱生活。1974年,黎化南将军再次回到长阳老家,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让他感到亲切,可是家乡的贫穷与落后又让他揪心,没有公路,不少农民连饭都吃不饱。黎化南感慨万千:“解放20多年了,家乡变化不大,老百姓生活还那么贫困”
他思忖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老百姓吃不饱是因为粮食少,买不起肥料种田。1975年,已重病缠身的黎化南将军决定帮助家乡建一个化肥厂,有了肥料,就可以种田,吃饱肚子。长阳时任县长刘光荣多次前往北京和黎化南将军一起商讨建化肥厂事宜。经将军牵线搭桥
,1976年,投资建设长阳化肥厂被纳入国家计委计划。在将军的多方奔走下,国家计划投资900万元建设长阳化肥厂,然而,就在这个项目筹备建设时,1978年11月26日,黎化南因病逝世。他没能亲眼看一眼他牵肠挂肚的化肥厂的奠基就走了,弥留之际,他留下遗愿,让妻子完成他未完的心愿。
刘光荣和黎化南一家结下深厚的感情,将军去世后,他和将军的妻子袁光轩共通了17封信,全部是关于化肥厂筹建之事。在袁光轩的奔跑中,1980年10月,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长阳化肥厂终于顺利投产正式运行,袁光轩带着女儿黎瑛一同回到长阳,参加剪彩仪式。
长阳化肥厂培育了一批懂工业的干部,让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还方便了长阳、五峰及周边县市的农民买肥料种田。袁光轩对长阳老区也产生了探厚的感情,1985年,她在去世之前,悄悄打电话给老县长刘光荣:“我百年(指去世)之后,我和将军的骨灰要回到长阳老家。
称化南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们。黎瑛说,父亲常常教导子女:“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妤日子,让他们安居乐业。”
黎瑛深受父母影响,热衷于公益事业,她决定继续完成父母未完的心愿。她十分关心长阳发展现状,每次回到长阳,都要到处走访调查,向县政府领导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希望自己能多为老区人民做点事情。
黎瑛为长阳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感到欣慰,而家乡农民看病难治的问题时刻牵挂着她的心。长阳20周年县庆期间,她在县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大堰乡考察乡镇卫生状况,准备为家乡的卫生事业再做点贡献。
记实:将军追忆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4月1日,黎化南将军之女黎琳、黎晓琴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会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明寿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志鹏的陪同下,来到将军岛,向黎化南墓碑敬献花篮。杨明寿、余志鹏和黎化南将军的女儿黎琳、黎晓琴及其家人在黎化南将军塑像前三鞠躬,在墓碑敬献献花,焚烧香纸,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表达无限哀思和祟高敬意。
黎化南,长阳平洛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后勤部长、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秀丽的长阳清江河畔,有一座不高的山被称为平洛将军山。来往客船每每行至此处,客人都要走出船舱远眺将军山上的将军碑,对碑下这位功勋卓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表示崇敬和深切怀念。
碑下英魂就是让长阳人民铭刻在心的黎化南将军和他的夫人。从长阳走出来的黎化南将军于1978年11月26日逝世于北京,终年69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在他的妻子去世后,1998年,子女们将将军夫妇的骨灰盒移回长阳大堰乡平洛山。将军夫妇要在他曾经战斗过的老区扎根,永远守望着老区的建设和发展。
4年10月18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周年县庆的日子,黎化南女儿黎瑛再次回到长阳。在第二天前往清江武落钟离山景区的船上,黎瑛向记者讲述了将军父亲从土地革命到做红军后勤工作,40余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故事以及父女俩的长阳老区情结。
革命中初露头角,深受贺龙赏识
黎化南1909年出生于长阳大堰乡平洛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幺。黎化南3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父亲见他聪明好学,东借西凑送他到私塾学校读了4年书。为了糊口,他当过学徒,做过买卖,经常挨打挨骂,他咬牙勤学苦练,珠算、经营管理、买卖交易,样样能干。
19岁时,他又失去了父亲。父亲给他留下唯一的家产是几头骡子。1927年初,大革命风暴席卷鄂西各地,黎化南跟着大伯的侄子(比他大两岁、)投入革命活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回家,以赶骡子搞运输为业,这期间结识了同行的*党员李步云(后任红五十师师长)、李永烈等人,参加党的地下交通联络,多次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党的重视和培养。
1928年1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此后,他和另两名党员蔡希章、陈怀官在平洛发动20余名青年农民组成赤卫队,开展反“清乡”反逼租夺佃和抗捐抗税斗争。
1929年10月,贺龙率红四军来长阳,帮助长阳县委组建了县苏维埃政权和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第一师(后称独立师)。黎化南带领10余名青年,投入红六军第一师,后编入红五十师担任班长,后跟随部队转战湘鄂边苏区各县,时达两年之久。
1932年6月,湘鄂边红军主力集中于鹤峰反“围剿”长阳仅有黎化南分队和县游击队200余人,40多支枪,却打了个大胜仗,黎化南在战斗中腿部负伤。同年9月,黎化南和长阳游击队随特委东下洪湖,编入湘鄂西警卫师,1933年2月编入红三军教导团。1934年进入湘鄂川黔边区,任湘鄂川黔游击队中队长。当年9月,与印江县木黄地区和黔军李成章部激战数日,黎化南再次负伤。在养伤中,贺龙发现他的写算能力强,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休整时,贺老总就调他为二军团管理员。从此,黎化南开始了为部队后勤工作而战斗的历程。
转战南北,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任务
1934年冬至1935年秋,二、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转移,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各地。部队战斗在大山区,群众生活十分艰苦,每到一处,都要打土豪清算地主财产,以解决部队生活和群众的困难。在部队中做后勤工作的黎化南既要参加筹粮筹款筹军械,安排部队的吃穿用,又要背负行装,行军打仗,受尽艰难困苦,他仍圆满完成了任务。他常对女儿回忆:“搞后勤工作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记不清有多少不眠之夜。”
1935年11月,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于湘、黔、滇,渡过金沙江天险,进入康藏高原,过大雪山。次年,二、六军团奉命改为红二方面军,黎化南调任军司令部管理科长。此后,黎化南随部队穿行广漠、荒凉的千里草地。生活极度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他跟随贺龙走出了草地,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8年秋天,日寇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又消极抗日,部队供给问题成为革命武装生死攸关的问题。*中央被迫精兵简政,
开展大生产运动。久经战斗考验的黎化南被调到晋绥行署任粮食局长、财政副处长。他忠诚地执行党的方针,深入发动群众,一面开展减租减息,一面带头领导军民开荒种地,广泛开辟财源,保证了部队粮食供给,粉碎了敌、伪、顽的层层封锁,解决了军民的生活供给,为部队的后勤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黎化南任晋绥行署财政处长兼贸易总局局长,后任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依靠群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再次为夺取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人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野战军,黎化南调任一野后勤部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黎化南以身作则,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工作任务,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解放后,黎化南历任防空军后勤部代部长,铁道兵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长,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局长等职。1978年2月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
正直善良一生,博爱之心深受群众爱戴
在女儿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位正直善良的革命军人。无论是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年代,黎化南总是真诚地把自己的爱心南给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黎瑛常听父亲的战友们回忆,在长征中,无论条件多艰苦,黎化南首先考虑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危。长征出发前,一名叫成兴本的战士在湘鄂西战斗中负伤,部队急着赶路,将他交给当地―财主家养伤。黎化南担心部队一走,成兴本就会被人杀掉。他悄悄找了两名战友将成兴本抬出来跟随部队前进,成兴本感动地热泪长流:“要不是您,我就没命了。”长征途中,战友倒下了,他总会把自己节省的一点青稞面全部交给卫生员分给了伤病员,自己却吃各种野菜。―名叫邓兴银的湖北石首战士,见黎化南总是把自己的一份给他吃,看见黎化南没鞋穿就给他打了一双草鞋。另一名叫胥治中的湖北石首人,参加长征时仅有14岁,黎化南看他又瘦又小,担心他走不出草地,就把他带到向边当警卫员,实际上是黎化南一路上对小伙子精心照顾。在长征过程中,黎化南和战友们患难与共,结下生死之交。
“*”期间,黎化南家里成了革命老干部的避难所。一些老干部受到不平等的政治待遇,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一度失去生活信心。黎化南冒着生命危险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想办法解决生活和家庭困难。一些老战友去世了,他便将战友的子女接到自己家里义务抚养成人。他的博爱之心深受战友子女们的爱戴。而他同样无辜受到*、“四人帮”*,身心健康到摧残,患上癌症。
黎瑛说,父亲去世后,经常有一些她不认识的父亲的老战友和他们的晚辈前来悼念父亲,在坟前哭诉着黎将军的恩情。
将军父女深厚的老区情结
1940年左右,黎化南认识了在部队剧团工作的河北姑娘袁光轩,袁光轩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两人志趣相投,结为连理。婚后,他们共生下了7个儿女,黎瑛排行老五,在山西出生。
解放前,夫妻俩也是离多聚少,丈夫干革命,袁光轩则肩负起抚养儿女的重任。1950年,黎化南第――次带了3个孩子回长阳,黎瑛跟随父亲一起到了长阳。父亲讲述着长阳巴人的故事,在她眼里,大山是那样神奇。
1952年,将军一家移居北京,此后一直没有搬过家。他看到那些参加革命幸存下来的战友住进了城里,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便时常想起长阳老家的父老乡亲,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也过上了温饱生活。1974年,黎化南将军再次回到长阳老家,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让他感到亲切,可是家乡的贫穷与落后又让他揪心,没有公路,不少农民连饭都吃不饱。黎化南感慨万千:“解放20多年了,家乡变化不大,老百姓生活还那么贫困”
他思忖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老百姓吃不饱是因为粮食少,买不起肥料种田。1975年,已重病缠身的黎化南将军决定帮助家乡建一个化肥厂,有了肥料,就可以种田,吃饱肚子。长阳时任县长刘光荣多次前往北京和黎化南将军一起商讨建化肥厂事宜。经将军牵线搭桥
,1976年,投资建设长阳化肥厂被纳入国家计委计划。在将军的多方奔走下,国家计划投资900万元建设长阳化肥厂,然而,就在这个项目筹备建设时,1978年11月26日,黎化南因病逝世。他没能亲眼看一眼他牵肠挂肚的化肥厂的奠基就走了,弥留之际,他留下遗愿,让妻子完成他未完的心愿。
刘光荣和黎化南一家结下深厚的感情,将军去世后,他和将军的妻子袁光轩共通了17封信,全部是关于化肥厂筹建之事。在袁光轩的奔跑中,1980年10月,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长阳化肥厂终于顺利投产正式运行,袁光轩带着女儿黎瑛一同回到长阳,参加剪彩仪式。
长阳化肥厂培育了一批懂工业的干部,让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还方便了长阳、五峰及周边县市的农民买肥料种田。袁光轩对长阳老区也产生了探厚的感情,1985年,她在去世之前,悄悄打电话给老县长刘光荣:“我百年(指去世)之后,我和将军的骨灰要回到长阳老家。
称化南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们。黎瑛说,父亲常常教导子女:“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妤日子,让他们安居乐业。”
黎瑛深受父母影响,热衷于公益事业,她决定继续完成父母未完的心愿。她十分关心长阳发展现状,每次回到长阳,都要到处走访调查,向县政府领导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希望自己能多为老区人民做点事情。
黎瑛为长阳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感到欣慰,而家乡农民看病难治的问题时刻牵挂着她的心。长阳20周年县庆期间,她在县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大堰乡考察乡镇卫生状况,准备为家乡的卫生事业再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