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东胡俯首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胡众大人闻听汉王凌云志已经亲自赶来东胡,顿时一片哗然。
凌云志身穿文士服潇洒而入,东胡大人中很多见过他的,见他一身便服悄然而入,既没有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也没有前呼后拥的阵势,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随意扫了一眼议论纷纷的场面,来到主位上坐下。
拓跋雄见大王独自一人进来,急忙起身,待他坐下,大礼参拜,大声道:"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厅堂里顿时一片寂静,众东胡大人目瞪口呆地望着草原上位高权重、一方之雄的英雄人物拓跋雄拜倒在大汉王脚下的情景,这一幕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心中有种要崩溃了的感觉。
曾经的东胡军方三巨头都具有竞选大汗的实力,最初大家更看好的是宇文芳华,可惜她被逼退隐,远走辽西,已经失去了竞选大汗的可能,因此大家就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拓跋雄的身上,因此当慕容天自任为大汗继承人,诬蔑拓跋雄为政变血案的幕后真凶,并发出征讨令时,各部大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令慕容天发出的征讨令无果而终。
虽然众人也猜到了拓跋雄可能已经皈依汉国,但这位被寄予厚望的草原英雄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大礼参拜汉王口呼万岁,揭开事实真相的一刻,给众人所带来的心理打击仍然是非常沉重而致命的。
凌云志脸带微笑,亲切地说道:"拓跋爱卿,快快请起,不用多礼。"然后轻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心中暗笑。
拓跋雄站起身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回到位子上坐下。
凌云志目注众人,朗声道:"本王匆匆千里而来,实不得不来也,为何?皆因东胡大祸不远矣,本王得到可靠消息,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受慕容天所蛊惑,以为东胡大乱,纠集了几十万大军,准备侵袭东胡。大家都是华夏一脉,本王怎能坐视不理,因此匆匆赶来,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谋,确保大草原不受侵犯。"说到这一顿,静观众人的反应。
慕容天外逃丁零后,各部落大人对此已经深感忧虑,此时闻言,大惊失色,内忧未除,外患又生,大家都有种无力应对的虚弱感,彷徨、恐慌迅速蔓延整个大厅。
众人中吐谷浑部大人和段部大人因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反而对目前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东胡诸大人若论领导能力非宇文芳华、拓跋雄、慕容天莫属,余者平平,难以服众,如今宇文芳华做了汉王的王后,拓跋雄成了汉王的臣属,慕容天外逃,东胡等于群龙无首,乌合之众如何可以迎敌?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大军一旦来攻,东胡必败无疑,难逃被瓜分的命运。
汉王的来意不言自明,自然是想将东胡纳入汉国的版图。两相比较,若投汉,虽然个人权势会丢失,但前已有例可循,部落贵族可以享受到优惠待遇,比如子女进入襄平学院学习、迁往都城生活、高价收购马牛羊等,可以说好处多多,而且族人都可受惠,分享汉国富裕的生活;可若是被匈奴、丁零、坚昆三族瓜分,恐怕连自己带族人都将成为别族的奴隶,到那时命运之悲惨就可向而知了。
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吐谷浑部大人和段部大人已做好了对汉王俯首称臣的思想准备,吐谷浑部大人首先站起来配合汉王说话,道:"尊敬的汉国大王,不知您有何良策可以退敌?我们吐谷浑部愿意听从大王调遣。"话里透漏出称臣之意。
段部大人段豫紧跟着站起,大声道:"大草原危难当头,我们段部愿意听从大王调遣,共御外敌。"回避东胡一词,其意不言而喻。
凌云志心里乐开了花,看来之前刺客的那番折磨,让二人开了窍了。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亲切地说道:"两位大人是真正为草原所想、所急的大英雄。当务之急确实是首先应该集中各部落的优势兵力,统一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抵御住三族大军的进攻,确保大草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知各位大人以为然否?"
众大人一阵沉默,如此一来等于把兵权全部交给了汉国,没有了兵权如何保证部落的存在,跟归附汉国还有什么区别?可是如果不交出兵权,就难以集中优势兵力抵御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大军,那样结果更惨,众人还真是犯难了。
凌云志也不着急,悠闲地坐在前面,给众人充分的考虑时间。
时间飞快流逝,乞伏部大人仰头长出了一口气,毅然站起身来,眼睛盯着凌云志,沉声道:"大王,若我乞伏部皈依汉国,不知大王对我族人有何保证?"左右无路可行了,只好择善而行,一句话问出了所有部落大人的心声,纷纷目注汉王。
凌云志和蔼一笑,道:"若愿意成为我大汉子民,自然按律享受大汉子民的权利义务,部落贵族可依照前例执行,保护臣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朝廷和每一位子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大人顿时放心了,其实他们才不管那些普通族人如何呢,主要是想听到汉王对贵族的承诺。乞伏部大人倒也干脆利索,立刻跪在地上对凌云志大礼参拜,道:"乞伏部愿意归顺汉国,请大王派人前去接收。"
乞伏部大人一带头,剩余的小部落大人纷纷跟随,最后所有的部落大人都跪在了地上,先后表达了归顺的意愿。
凌云志暗自松了一口气,潇洒站起,满脸笑容地说道:"各位爱卿深明大义,造福草原,快快请起,赐坐,我们共商草原大计。"
众人谢恩,归坐。
凌云志眼露亲切,遍扫全场,然后对门口的亲卫道:"宣华王后及各位大臣。"
东胡众大人闻听汉王凌云志已经亲自赶来东胡,顿时一片哗然。
凌云志身穿文士服潇洒而入,东胡大人中很多见过他的,见他一身便服悄然而入,既没有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也没有前呼后拥的阵势,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随意扫了一眼议论纷纷的场面,来到主位上坐下。
拓跋雄见大王独自一人进来,急忙起身,待他坐下,大礼参拜,大声道:"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厅堂里顿时一片寂静,众东胡大人目瞪口呆地望着草原上位高权重、一方之雄的英雄人物拓跋雄拜倒在大汉王脚下的情景,这一幕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心中有种要崩溃了的感觉。
曾经的东胡军方三巨头都具有竞选大汗的实力,最初大家更看好的是宇文芳华,可惜她被逼退隐,远走辽西,已经失去了竞选大汗的可能,因此大家就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拓跋雄的身上,因此当慕容天自任为大汗继承人,诬蔑拓跋雄为政变血案的幕后真凶,并发出征讨令时,各部大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令慕容天发出的征讨令无果而终。
虽然众人也猜到了拓跋雄可能已经皈依汉国,但这位被寄予厚望的草原英雄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大礼参拜汉王口呼万岁,揭开事实真相的一刻,给众人所带来的心理打击仍然是非常沉重而致命的。
凌云志脸带微笑,亲切地说道:"拓跋爱卿,快快请起,不用多礼。"然后轻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心中暗笑。
拓跋雄站起身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回到位子上坐下。
凌云志目注众人,朗声道:"本王匆匆千里而来,实不得不来也,为何?皆因东胡大祸不远矣,本王得到可靠消息,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受慕容天所蛊惑,以为东胡大乱,纠集了几十万大军,准备侵袭东胡。大家都是华夏一脉,本王怎能坐视不理,因此匆匆赶来,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谋,确保大草原不受侵犯。"说到这一顿,静观众人的反应。
慕容天外逃丁零后,各部落大人对此已经深感忧虑,此时闻言,大惊失色,内忧未除,外患又生,大家都有种无力应对的虚弱感,彷徨、恐慌迅速蔓延整个大厅。
众人中吐谷浑部大人和段部大人因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反而对目前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东胡诸大人若论领导能力非宇文芳华、拓跋雄、慕容天莫属,余者平平,难以服众,如今宇文芳华做了汉王的王后,拓跋雄成了汉王的臣属,慕容天外逃,东胡等于群龙无首,乌合之众如何可以迎敌?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大军一旦来攻,东胡必败无疑,难逃被瓜分的命运。
汉王的来意不言自明,自然是想将东胡纳入汉国的版图。两相比较,若投汉,虽然个人权势会丢失,但前已有例可循,部落贵族可以享受到优惠待遇,比如子女进入襄平学院学习、迁往都城生活、高价收购马牛羊等,可以说好处多多,而且族人都可受惠,分享汉国富裕的生活;可若是被匈奴、丁零、坚昆三族瓜分,恐怕连自己带族人都将成为别族的奴隶,到那时命运之悲惨就可向而知了。
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吐谷浑部大人和段部大人已做好了对汉王俯首称臣的思想准备,吐谷浑部大人首先站起来配合汉王说话,道:"尊敬的汉国大王,不知您有何良策可以退敌?我们吐谷浑部愿意听从大王调遣。"话里透漏出称臣之意。
段部大人段豫紧跟着站起,大声道:"大草原危难当头,我们段部愿意听从大王调遣,共御外敌。"回避东胡一词,其意不言而喻。
凌云志心里乐开了花,看来之前刺客的那番折磨,让二人开了窍了。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亲切地说道:"两位大人是真正为草原所想、所急的大英雄。当务之急确实是首先应该集中各部落的优势兵力,统一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抵御住三族大军的进攻,确保大草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知各位大人以为然否?"
众大人一阵沉默,如此一来等于把兵权全部交给了汉国,没有了兵权如何保证部落的存在,跟归附汉国还有什么区别?可是如果不交出兵权,就难以集中优势兵力抵御匈奴、丁零、坚昆三族大军,那样结果更惨,众人还真是犯难了。
凌云志也不着急,悠闲地坐在前面,给众人充分的考虑时间。
时间飞快流逝,乞伏部大人仰头长出了一口气,毅然站起身来,眼睛盯着凌云志,沉声道:"大王,若我乞伏部皈依汉国,不知大王对我族人有何保证?"左右无路可行了,只好择善而行,一句话问出了所有部落大人的心声,纷纷目注汉王。
凌云志和蔼一笑,道:"若愿意成为我大汉子民,自然按律享受大汉子民的权利义务,部落贵族可依照前例执行,保护臣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朝廷和每一位子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大人顿时放心了,其实他们才不管那些普通族人如何呢,主要是想听到汉王对贵族的承诺。乞伏部大人倒也干脆利索,立刻跪在地上对凌云志大礼参拜,道:"乞伏部愿意归顺汉国,请大王派人前去接收。"
乞伏部大人一带头,剩余的小部落大人纷纷跟随,最后所有的部落大人都跪在了地上,先后表达了归顺的意愿。
凌云志暗自松了一口气,潇洒站起,满脸笑容地说道:"各位爱卿深明大义,造福草原,快快请起,赐坐,我们共商草原大计。"
众人谢恩,归坐。
凌云志眼露亲切,遍扫全场,然后对门口的亲卫道:"宣华王后及各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