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锐改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纲的遗言已在平时与林凡交流中透露而出,他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帮忙照顾他的两个儿子,虽说这两个儿子都可当林凡小叔了,可李纲还是觉得林凡的能力永比自己的两个孩子要强。
“管理好学府,让知识永远流传下去!”
这是李纲的第二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为教育事业也是他的夙愿。
至于将李纲葬在林氏学府后山中,这是很早以前李纲就已经明志了,林凡以及李纲的两个儿子自会做好后事。
李纲不愧是唐初一代大儒,侍奉过三代太子,威望很高,他的丧事被皇家承包了,太子李承乾更是如丧考妣,表现得很伤悲。
不用说,李纲的葬礼很隆重,很多人为他送最后一程,送丧队伍排几百米远,坟墓直接设在学府后山,并不远,所以学府后院基本上是人山人海,比开学时还要热闹。
这里面送行的人除了皇家等人,还有住在长安的学生,他们都来送行林氏学府的功劳者之一,若非他牵线,林凡也不知能否建立起这个学府。
灵堂直接设在林氏学府里,虽白缦飘摇,却无法给人一种恐怖惊悚的感觉,只有忧伤的气氛在四周蔓延。
葬礼很快就结束,一切如老人遗愿进行,随着李纲被葬进后山,他的一生正式画上句号。
李纲的死林凡并不表现得多么忧伤,很淡然,他抬头瞅着星空时,时常在想,李纲会在哪个世界呢,对于已经死过一次的他来说,死亡并没有什么,他也觉得,如果李纲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准也与他一样穿越到某个时空。
他有时经常在想,像李纲这样的唐人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世界,又会怎样生存下去呢?
唐人是比较乐观的一群人,喜乐厌忧,大唐太傅的死带来的一丝悲情很快在元日到达后,被冲淡得无影无踪,每个人都沉浸在庆祝新一年的快乐氛围中。
大唐今年的元日有些不同,每个人的脸上总是挂着满意的笑脸,去年的经商政策的开放,让很多人都受了益。
身上多了不少铜板,论谁心情想不好都难,唐人虽古朴,但没有谁与铜板过不去,没有谁不想改变目前状况,也无人不想让自己过得更好。
只是,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却有一道暗流在涌动。
时光悄悄地踏入贞观六年不久,按捺许久的李老大终于有了新动作,他决定开始实施新锐制!
李老大是一个精明的皇帝,对于有可能引发大变动,受到诸多阻碍之事,他从不会亲自上场。
这次的锐制改革,不用说定会受到诸多阻挠,李老大不想成为舆论的浪尖,于是他就找到了抵御舆论的替身。
杨旭成为了这次锐制改革的替罪羔羊,柱子黑夜中传秘旨给杨旭,要他在大朝会中提出锐改的意见。
李老大总不能无缘无故地提出锐制改革,需要有人牵头,他身为帝王可以应允这个建议,虽说这个建议不利于百官,但利于百姓,李老大接纳了这个建议,得到民心的同时,又可得到从言纳谏的好名声,这种事李老大最爱做了。
杨旭没有拒绝的余地,皇上秘旨让他这么做是看重他,一直以来,他都未曾得到皇上的青睐,这次难得皇上看重,他不能拒绝,虽然心中明白这么做所受到的种种压力。
杨旭很看重这次机会,之前因为与林凡的一些纠葛,想向皇上告发林凡都很难,要想获得皇上的青睐,就必须跟着皇上走。
杨旭根据皇上的秘旨,第二天大朝会中,他提出了锐制改革的建议。
这可是一个惊天的大建议,杨旭一提出这个建议,立马成为众人的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个平时并不起眼的官员身上。
寂静的太极殿议论声起,各官员低声议论着,每个人都在权衡这次锐改对自己的利与弊。
“此乃利国利民之谏,只是有些弊端,纳税之人应以天下商贾为主,农民为辅,微臣认为朝廷命官无需纳税,命官纳税,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啊。”
魏征不愧是直言直谏之徒,有什么不合其心意之事,他都敢当面质问,当面提出。
他虽与杨旭交好,可好友的观念与自己不同,他并不会留什么情面。
有了魏征打头炮,很多人都纷纷进言百官无需纳税,一旦纳税就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这些人自然不肯干。
整个过程杨旭没有再多说什么,一直低着头不语,他知道再多言几句,身边这些人的唾沫足以淹死他。
面对这么多反驳之言,李老大也没有表现得多么霸道,温和地对待这一切,似乎默认了百官的这个建议。
大朝会很顺利地结束了,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对文武百官而言,皇上的锐制只针对商贾农民,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是他们这些勋贵家族有成员在外经商,需要交些锐,而他们自己所拿的那点俸禄,无需交任何锐。
家里有人经商,要交锐是难免的,这些百官也无话可说,总不能别的商贾交了锐,你是朝廷命官就能免锐,能争取到俸禄不交锐已经很不错了。
锐改就这么被执行了下来,当这项政策被执行下去后,很多人才发现,之前皇上纵容大家经商的真实目的原来是这样啊,先让大家好好经商,然后事后再从中抽取一些利润。
皇上真是打的好算盘,如此下来,国帑自然而然就多了。
聪明的官员也都已明晓,杨旭在大朝会提出的锐制改革之谏恐怕多是皇上指使的,以杨旭这么在朝堂上未见得有多么建树的情况看,他能提出这么一个精妙的建议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文武百官理解皇上的一番苦心,所以从今开始经商所得利润少了些,他们也就认了,这也是为强国做一番努力,做一点贡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当他们发现发俸禄时比往年少了一成时,他们就不淡定了,有不少人上奏,询问是否是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文武百官心中已隐约知道这不是内部算错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也不可能所有朝堂百官的俸禄都会算错,他们上奏只是要皇上一个明确的答案罢了。
答案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皇上这么做也是为大唐着想,既然大家不愿意交出一部分锐,那就减少俸禄的发放。
话虽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清楚,这只是皇上变相的收锐罢了,他们到现在才知道,皇上当时未发龙威,其实心里早已有了算盘。
皇上执意如此,百官也无可奈何,想要上奏表不满也很难,毕竟理由大不过天下苍生。
大唐锐改就这么被执行了下去,这次李老大还算有良心,至少没有把这项政策的始作俑者给提出来,否则,林凡想要过舒心日子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知朝堂中的文武百官是记恨李老大的这个阴招,将所有人都阴了,还是眼红国帑日渐增长,这些人居然提出要李老大封禅。
这不是去长安城外的玉山或者雅山随便封个禅,而是去泰山真正的大封禅。
这些朝廷命官的理由很好,说如今锐制改革了,国帑增多了,大唐经济实力明显提高,是需要好好封禅,感谢一番上天的美意。
李老大也觉得是值得好好感谢一番上天,如今大唐在他的治理下今非昔比,经济提升的同时,军事力量也在逐步上升,林氏学府的武研院所生产的兵器先进,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有这样的成就是值得庆祝一番,值得感谢上天这个老子。
“封禅乃费国费力之举,陛下应三思而行,如今国力虽强,但只是刚刚起步,外患依然很多,并不适合封禅!”
魏征是个不记仇的好臣,纵然李老大也阴了他一把,他没有别的官员那番心思,依然保持着高风亮节的姿态,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马被他否决。
好像朝堂中有什么新的大事要发生,他总要与李老大唱一次反调,这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了。
这个时期的李老大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最爱听忠告的好君王,脾气也很好,面对魏征这么一个总爱与他唱反调的官员,总是和气相处。
或许是看到如今的大唐有走向盛世的希望,李老大的心情很好,这次的封禅,他居然听从了魏征的建议,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换做是历史上贞观后期的李老大,魏征这么三番五次的与他唱反调,唯有悲惨的下场,那时候的李老大脾气特别不好,一是外患依然没有除去,特别是高丽,一直是他想要征服的目标,奈何到他死去也未能征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李家发生了太多悲惨之事,李老大那颗再坚强的心,也会变得柔弱了。
这次文武百官提出的封禅虽主要以庆祝国帑增多为理由,与历史上有些不符,但林凡在这个环节里没有改变什么。(未完待续。)
李纲的遗言已在平时与林凡交流中透露而出,他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帮忙照顾他的两个儿子,虽说这两个儿子都可当林凡小叔了,可李纲还是觉得林凡的能力永比自己的两个孩子要强。
“管理好学府,让知识永远流传下去!”
这是李纲的第二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为教育事业也是他的夙愿。
至于将李纲葬在林氏学府后山中,这是很早以前李纲就已经明志了,林凡以及李纲的两个儿子自会做好后事。
李纲不愧是唐初一代大儒,侍奉过三代太子,威望很高,他的丧事被皇家承包了,太子李承乾更是如丧考妣,表现得很伤悲。
不用说,李纲的葬礼很隆重,很多人为他送最后一程,送丧队伍排几百米远,坟墓直接设在学府后山,并不远,所以学府后院基本上是人山人海,比开学时还要热闹。
这里面送行的人除了皇家等人,还有住在长安的学生,他们都来送行林氏学府的功劳者之一,若非他牵线,林凡也不知能否建立起这个学府。
灵堂直接设在林氏学府里,虽白缦飘摇,却无法给人一种恐怖惊悚的感觉,只有忧伤的气氛在四周蔓延。
葬礼很快就结束,一切如老人遗愿进行,随着李纲被葬进后山,他的一生正式画上句号。
李纲的死林凡并不表现得多么忧伤,很淡然,他抬头瞅着星空时,时常在想,李纲会在哪个世界呢,对于已经死过一次的他来说,死亡并没有什么,他也觉得,如果李纲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准也与他一样穿越到某个时空。
他有时经常在想,像李纲这样的唐人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世界,又会怎样生存下去呢?
唐人是比较乐观的一群人,喜乐厌忧,大唐太傅的死带来的一丝悲情很快在元日到达后,被冲淡得无影无踪,每个人都沉浸在庆祝新一年的快乐氛围中。
大唐今年的元日有些不同,每个人的脸上总是挂着满意的笑脸,去年的经商政策的开放,让很多人都受了益。
身上多了不少铜板,论谁心情想不好都难,唐人虽古朴,但没有谁与铜板过不去,没有谁不想改变目前状况,也无人不想让自己过得更好。
只是,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却有一道暗流在涌动。
时光悄悄地踏入贞观六年不久,按捺许久的李老大终于有了新动作,他决定开始实施新锐制!
李老大是一个精明的皇帝,对于有可能引发大变动,受到诸多阻碍之事,他从不会亲自上场。
这次的锐制改革,不用说定会受到诸多阻挠,李老大不想成为舆论的浪尖,于是他就找到了抵御舆论的替身。
杨旭成为了这次锐制改革的替罪羔羊,柱子黑夜中传秘旨给杨旭,要他在大朝会中提出锐改的意见。
李老大总不能无缘无故地提出锐制改革,需要有人牵头,他身为帝王可以应允这个建议,虽说这个建议不利于百官,但利于百姓,李老大接纳了这个建议,得到民心的同时,又可得到从言纳谏的好名声,这种事李老大最爱做了。
杨旭没有拒绝的余地,皇上秘旨让他这么做是看重他,一直以来,他都未曾得到皇上的青睐,这次难得皇上看重,他不能拒绝,虽然心中明白这么做所受到的种种压力。
杨旭很看重这次机会,之前因为与林凡的一些纠葛,想向皇上告发林凡都很难,要想获得皇上的青睐,就必须跟着皇上走。
杨旭根据皇上的秘旨,第二天大朝会中,他提出了锐制改革的建议。
这可是一个惊天的大建议,杨旭一提出这个建议,立马成为众人的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个平时并不起眼的官员身上。
寂静的太极殿议论声起,各官员低声议论着,每个人都在权衡这次锐改对自己的利与弊。
“此乃利国利民之谏,只是有些弊端,纳税之人应以天下商贾为主,农民为辅,微臣认为朝廷命官无需纳税,命官纳税,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啊。”
魏征不愧是直言直谏之徒,有什么不合其心意之事,他都敢当面质问,当面提出。
他虽与杨旭交好,可好友的观念与自己不同,他并不会留什么情面。
有了魏征打头炮,很多人都纷纷进言百官无需纳税,一旦纳税就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这些人自然不肯干。
整个过程杨旭没有再多说什么,一直低着头不语,他知道再多言几句,身边这些人的唾沫足以淹死他。
面对这么多反驳之言,李老大也没有表现得多么霸道,温和地对待这一切,似乎默认了百官的这个建议。
大朝会很顺利地结束了,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对文武百官而言,皇上的锐制只针对商贾农民,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是他们这些勋贵家族有成员在外经商,需要交些锐,而他们自己所拿的那点俸禄,无需交任何锐。
家里有人经商,要交锐是难免的,这些百官也无话可说,总不能别的商贾交了锐,你是朝廷命官就能免锐,能争取到俸禄不交锐已经很不错了。
锐改就这么被执行了下来,当这项政策被执行下去后,很多人才发现,之前皇上纵容大家经商的真实目的原来是这样啊,先让大家好好经商,然后事后再从中抽取一些利润。
皇上真是打的好算盘,如此下来,国帑自然而然就多了。
聪明的官员也都已明晓,杨旭在大朝会提出的锐制改革之谏恐怕多是皇上指使的,以杨旭这么在朝堂上未见得有多么建树的情况看,他能提出这么一个精妙的建议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文武百官理解皇上的一番苦心,所以从今开始经商所得利润少了些,他们也就认了,这也是为强国做一番努力,做一点贡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当他们发现发俸禄时比往年少了一成时,他们就不淡定了,有不少人上奏,询问是否是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文武百官心中已隐约知道这不是内部算错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也不可能所有朝堂百官的俸禄都会算错,他们上奏只是要皇上一个明确的答案罢了。
答案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皇上这么做也是为大唐着想,既然大家不愿意交出一部分锐,那就减少俸禄的发放。
话虽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清楚,这只是皇上变相的收锐罢了,他们到现在才知道,皇上当时未发龙威,其实心里早已有了算盘。
皇上执意如此,百官也无可奈何,想要上奏表不满也很难,毕竟理由大不过天下苍生。
大唐锐改就这么被执行了下去,这次李老大还算有良心,至少没有把这项政策的始作俑者给提出来,否则,林凡想要过舒心日子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知朝堂中的文武百官是记恨李老大的这个阴招,将所有人都阴了,还是眼红国帑日渐增长,这些人居然提出要李老大封禅。
这不是去长安城外的玉山或者雅山随便封个禅,而是去泰山真正的大封禅。
这些朝廷命官的理由很好,说如今锐制改革了,国帑增多了,大唐经济实力明显提高,是需要好好封禅,感谢一番上天的美意。
李老大也觉得是值得好好感谢一番上天,如今大唐在他的治理下今非昔比,经济提升的同时,军事力量也在逐步上升,林氏学府的武研院所生产的兵器先进,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有这样的成就是值得庆祝一番,值得感谢上天这个老子。
“封禅乃费国费力之举,陛下应三思而行,如今国力虽强,但只是刚刚起步,外患依然很多,并不适合封禅!”
魏征是个不记仇的好臣,纵然李老大也阴了他一把,他没有别的官员那番心思,依然保持着高风亮节的姿态,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马被他否决。
好像朝堂中有什么新的大事要发生,他总要与李老大唱一次反调,这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了。
这个时期的李老大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最爱听忠告的好君王,脾气也很好,面对魏征这么一个总爱与他唱反调的官员,总是和气相处。
或许是看到如今的大唐有走向盛世的希望,李老大的心情很好,这次的封禅,他居然听从了魏征的建议,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换做是历史上贞观后期的李老大,魏征这么三番五次的与他唱反调,唯有悲惨的下场,那时候的李老大脾气特别不好,一是外患依然没有除去,特别是高丽,一直是他想要征服的目标,奈何到他死去也未能征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李家发生了太多悲惨之事,李老大那颗再坚强的心,也会变得柔弱了。
这次文武百官提出的封禅虽主要以庆祝国帑增多为理由,与历史上有些不符,但林凡在这个环节里没有改变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