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都江堰感怀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想望已久的都江堰,终于进入眼帘,心情有几分激动。
想望都江堰,是看过都江堰专题片,特别敬佩都江堰设计者的智慧与才能,便决心要亲眼目睹都江堰的宏伟气势。二二〇〇多年前的李冰,在没有受过流体力学教育、没有水力实验、没有水力测量工具等等条件下,如何作出了让现代人都叫绝的科学设计,真是水利奇才!
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策划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在任期间,完成了世界水利史上最宏大、最科学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2200多年后的人们仍感叹不止!
都江堰第一工程便是鱼嘴分流堤坝-金刚堤。由形似鱼嘴而得名。整个坝体倒真象一条巨鱼,卧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江。西边为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依山的为内江,是人工引水河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的设计非常科学,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实现分流引水功能,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鱼嘴分水的功能极为巧妙。在岷江水流量小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灌溉用水;洪水季节,当水漫过鱼嘴时,外江分六成以排洪,内江留四成,保证灌区不受水涝灾害。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是把延伸向岷江的玉垒山崖人工开凿的水流通道。宝瓶口上宽下窄,瓶口是内江流入的进水口,宽70米。下游出水口宽40-50米,形如“瓶颈”因此,得名宝瓶口。沿宝瓶口下去,在都江堰市内不到1公里路的范围内,又以鱼嘴分内江为四条支流。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即人工凿开的山体的一端,因与山体相离,故称“离堆”
史书记载“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在开凿宝瓶口时,因岩石坚硬,靠一钎一钎地凿,即费力又费时,李冰在劳动中激发出智慧,堆木柴在岩石上,火烧过后的岩石用水一激,石头便松散开来。“智取”山梁为江,才有了淘滔江流的“宝瓶口”和巍然屹立江边的“离堆”这千年壮观景象。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第三个工程,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引导洪水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下游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聪明的李冰父子,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将雕刻的三尊石桩人像,置于江中,有了“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的经验。并凿石马放于江心,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掏滩的标准。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聪明的李冰,在春季枯水期,为充分利用分流到外江的四成水量,采用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席,内灌泥沙的杩槎,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水量满足灌区春耕用水需要。
看罢都江堰,不能不叫人佩服这宏大工程的设计者李冰!
与李冰一起参与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的还有他的儿子李二郎。由于都江堰的建成,成都平原便成为中国富饶的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两的历史功绩,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建造了二王庙,常年香火不断,以示答谢与怀念!
2009。10。
想望已久的都江堰,终于进入眼帘,心情有几分激动。
想望都江堰,是看过都江堰专题片,特别敬佩都江堰设计者的智慧与才能,便决心要亲眼目睹都江堰的宏伟气势。二二〇〇多年前的李冰,在没有受过流体力学教育、没有水力实验、没有水力测量工具等等条件下,如何作出了让现代人都叫绝的科学设计,真是水利奇才!
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策划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在任期间,完成了世界水利史上最宏大、最科学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2200多年后的人们仍感叹不止!
都江堰第一工程便是鱼嘴分流堤坝-金刚堤。由形似鱼嘴而得名。整个坝体倒真象一条巨鱼,卧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江。西边为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依山的为内江,是人工引水河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的设计非常科学,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实现分流引水功能,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鱼嘴分水的功能极为巧妙。在岷江水流量小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灌溉用水;洪水季节,当水漫过鱼嘴时,外江分六成以排洪,内江留四成,保证灌区不受水涝灾害。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是把延伸向岷江的玉垒山崖人工开凿的水流通道。宝瓶口上宽下窄,瓶口是内江流入的进水口,宽70米。下游出水口宽40-50米,形如“瓶颈”因此,得名宝瓶口。沿宝瓶口下去,在都江堰市内不到1公里路的范围内,又以鱼嘴分内江为四条支流。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即人工凿开的山体的一端,因与山体相离,故称“离堆”
史书记载“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在开凿宝瓶口时,因岩石坚硬,靠一钎一钎地凿,即费力又费时,李冰在劳动中激发出智慧,堆木柴在岩石上,火烧过后的岩石用水一激,石头便松散开来。“智取”山梁为江,才有了淘滔江流的“宝瓶口”和巍然屹立江边的“离堆”这千年壮观景象。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第三个工程,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引导洪水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下游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聪明的李冰父子,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将雕刻的三尊石桩人像,置于江中,有了“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的经验。并凿石马放于江心,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掏滩的标准。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聪明的李冰,在春季枯水期,为充分利用分流到外江的四成水量,采用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席,内灌泥沙的杩槎,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水量满足灌区春耕用水需要。
看罢都江堰,不能不叫人佩服这宏大工程的设计者李冰!
与李冰一起参与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的还有他的儿子李二郎。由于都江堰的建成,成都平原便成为中国富饶的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两的历史功绩,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建造了二王庙,常年香火不断,以示答谢与怀念!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