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说皇家气派,大辽与大宋自然是没法比。但是辽国自萧太后起,就爱学习汉人的东西。萧太后已经将法制、科举、官制等等都向宋国的制度靠拢,并且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要不然当初她除掉了旧贵族势力之后,也不能这么快就拉拢到新贵族和汉臣的心把朝政稳定下来。这里面不止是韩德让的功劳,与她自己坚持学习汉人的体制有关系。
所以等到铁镜公主夫妇随着萧太后銮驾往南京去的时候,那真的是龙旗招展,锣鼓喧天,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与皇帝出巡的架势无异。不算护驾的军人,光是随驾的侍卫就不下三千之数,还有随行伺候的宫女、内监、厨子、马夫等等等等。浩浩汤汤的一条大队伍,只伺候着萧太后、铁镜公主,当然还要算上一个木易木驸马,这三个主子。
果不其然是安安稳稳的上了路,顺顺利利的到了南京。要说这南京城,可真是恢弘大气!无论是外面高大的城墙,宽阔平稳的官道,还是城内的繁华以及内宫的华丽,居然都比上京还要好上很多。无论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上京的铁镜,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身自由的杨延辉,都是从来没有来过幽州的。乍一见之下,都吃了一惊。
听说这南京城,虽然极力的保留着唐代时候幽州的风貌,但是改建完全是按照宋国的都城规模来的。建筑物的规格模样,也都像足了南方。再加上来来往往的,不少都是汉人,所穿着的衣物,所讲的话语,都让杨延辉有一种回到了家乡的感觉。铁镜也是在车架上左顾右盼的,这里的样子像足了汴梁城。
本来铁镜是被萧太后叫到自己的车架上的,好家伙,萧太后的车架非常的华丽,也非常大。里面就像是一个小房间一样。地上铺着厚厚的软软的皮褥子毛垫子,座位上也有不少锦缎制成的棉垫子,暖炉、手炉、小桌子、点心匣子、果盘、香炉、净手的金盆、痰盂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衣食住行所能想到的,萧后的车上都有,并且都是无一不精致无一不华贵的上上之品。如果铁镜搭上这辆车,那可就是事事无忧了,享受辽国的最超等待遇。
萧太后本来打着这个主意,但是铁镜还指望着自己一个人好好修炼一番呢,于是以不敢享用皇太后那堪比圣上所乘的座驾为由拒绝了。她一说上京里那些宗世的闲言碎语,萧太后就沉默了。她知道他们为什么排斥铁镜,实际上不是针对铁镜,而是外面队伍里骑马的那个木驸马。出身!还是出身啊!木易,毕竟不是第二个韩得让,是啊,这个世上,哪里来的第二个韩得让呢?
于是萧太后就此沉默了,也不劝,让铁镜自去了。她当年一念之差,以致今日之事,是她对不起金娥。现在金娥与木易随自己搬去幽州,远离了上京那些眉毛眼睛都长在天灵盖儿上的宗室贵族。要给木易安排一个不打眼却有前途的官职,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铁镜就这样在自己布置好的马车闭门修炼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倒也自得其乐。除了每天三次有侍女送来饭菜,或者有时木易奉懿旨带着太医来绘她诊平安脉之外,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马车辚辚,在官道上,绮罗伞盖、大军开道,过了莲花河,进了城,路过了城南城北的热闹繁华,一路直达皇城。一路走来,整个南京城都散发着一种繁华奢靡的味道。回首望去,天王寺中新修的舍利塔巍峨屹立,听说这幽州城里还新建了一座非常大的清真寺。这幽州的居民,不止有契丹人、汉人、奚人、渤海人、女真人,还有来自远方来此传教的光头和尚和大胡子阿訇。外来宗教兴盛,也是因为本土的经济发达。城中的二十六个坊的繁华样子,就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但是,这么大的幽州城,难道就没有贫苦的百姓吗?
当然有!要不然铁镜也不会在上京就得到这里有很多需要救济的穷人的消息了。据报,虽然算不上饿殍千里,但是也是有让人不忍直视的人寰惨剧每日上演的。今日从城外到皇城的一路上,为什么没有看到街上的倒卧,恐怕,也与当地的官员有关系。谁会把自己无能的证据就这样摆在顶头大boss的眼前呢?!
要是让萧太后她老人家看到,就算贫困而死的大多数都是汉人、南人,自己也是不死也得脱三层皮了!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已经在了大辽,就算是辽国的百姓。就算他们为了更好统治而划分了三六九等,但是庶民死的太多了,国家可就更不好治理了。毕竟辽国过去是游牧民族国家,现在安定下来种田,人口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
铁镜想通了此节,也就跟着萧太后进宫去了。她是嫁了人的公主,住在宫里虽说也没有什么,但是到底也名不正言不顺。她早就吩咐下去让人打理一处萧后赐下的大宅院,现在已经处处妥当了。今日让他们把带来的东西都安顿好,暖了房,明日她们就搬到那里去住了。到时候,整个府中,公主最大,想做什么都可以了。
等到自己大批的物资逐渐运到了,就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之时。想到不久之后热火朝天的济贫场景,铁镜不光为自己做了善事而高兴,并且有一种终于超脱了闺阁束缚的豪情万丈之感。谁说女人就不可以做大事?谁说女人就要在庭院之中相夫教子?自己就要让天下人看看,会做大事的女人,不只是像额娘那样的专权的后宫贵妇,还有自己这样可以兼济天下的女人!
至于木驸马那边,铁镜沉吟着,捏了两个自己画好的符纸来,包成两个小包,拴在红绳子上。叫来两个平日里和木易跟进跟出的下人,一人一个给他们戴上。这两个小厮虽然不是杨延辉的真正心腹,但是也是手下比较得力的人。平日里有什么事儿,大抵还是交给他们去办,只不告诉他们里面儿的事儿罢了。这两个人对着杨延辉是绝对的忠心耿耿,就连公主殿下在他们心里都还要靠后。但是现在他们不知根底,就戴上了铁镜的两贴‘*咒’,他们俩就迷迷糊糊、莫名其妙的直接变成了铁镜的死忠。
不止把杨延辉的近况全都掀了个底儿掉,以后都是铁镜打进杨延辉身边势力的两颗钉子了。铁镜自然不会对杨延辉有什么不利,毕竟不算‘同乡’之谊,也要顾及他是自己腹中阿哥的父亲。但是不盯着他,他惹出什么自己都收拾不了的大乱子来,可要怎么收场呢?自己虽然没有弄清楚自己这一次要救的是谁。但是时逢乱世,多救点人的性命也是好的。不止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也是有这个道理的。自己还想借铁镜公主这个身份多多的做善事积福泽,要是有个什么事儿,自己跑是跑得了,但是身份不够,做事就会束手束脚的了。难道真的要自己那个小旗子,摇个小铃铛到处赠医施药吗?那救得了多少人?有说去传染瘟疫的地方救人的,但是哪里去找那么多有瘟疫的地方呢?
现在疾病并不是第一杀手,甚至连战争都不是第一杀手,贫困和饥饿才是!
铁镜当年出生在相府,那时候的大宋虽然也有征战,但是毕竟已经签订了澶渊之盟,大宋缓过气儿来了,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全都很富裕。并且铁镜是长在汴梁,就算是有灾民,也是进不了都城的。汴梁顶多有一些乞丐,但是因着市井繁华,讨要饭食也容易,是以就连京都乞丐,都没有皮包骨头的。而那些易子而食、卖儿卖女的惨事,她压根就没有见识过。所以当时看到上京的穷苦人的惨状,就已经是很惊讶了,接到南京来报的时候,就更是吃惊不已了。就算是想象也都想不到,就算是做恶梦也不会做这种梦。
上京倒还好,虽然上层贵族有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但是好在,被欺压的老百姓大多是契丹人,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火,虽然穷,但是还有点活路。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作为燕云十六州之一,它毗邻着宋辽边境。这里的汉人可是不少,但是在上层的官员又都是契丹人,是
以本来就受歧视。再加上连年的征战,边境不稳定,契丹人和汉人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况且,燕云十六州这里,本来就不是靠以前契丹放马牧羊的老办法为生的。但是比起种田来,契丹人又怎么是种了几千年的汉人的对手呢?
于是,汉人的田里都是被养的很肥沃,旱涝保收。而契丹人的田里就你说能没有矛盾吗?所以,就有契丹大贵族,想方设法谋夺汉人手里本来就不多的田地。汉人没有了生存的依赖,就有很多给契丹人打工,或是直接卖身为奴的,地位更是一跌到底。受欺压的久了,汉人也有办法。经过了那么多朝代的变迁,汉人都没有灭亡。除了本身人口众多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兼容性强。
你们契丹人不是瞧不起汉人吗?那我们也就都做契丹人好了!杂居在一处,当然会慢慢的通婚。于是,幽州此处,就出现了新的民族,混合型民族。很多人身上都带有了多民族的血统,这些人现在是幽州人口中的生力军,数量已然超过了纯粹的汉人或是契丹人。本来,这样的民族和谐也不错吧?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两面不是人,不被契丹人看得起,也不被汉人看得起!实在是何其无辜!
要说皇家气派,大辽与大宋自然是没法比。但是辽国自萧太后起,就爱学习汉人的东西。萧太后已经将法制、科举、官制等等都向宋国的制度靠拢,并且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要不然当初她除掉了旧贵族势力之后,也不能这么快就拉拢到新贵族和汉臣的心把朝政稳定下来。这里面不止是韩德让的功劳,与她自己坚持学习汉人的体制有关系。
所以等到铁镜公主夫妇随着萧太后銮驾往南京去的时候,那真的是龙旗招展,锣鼓喧天,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与皇帝出巡的架势无异。不算护驾的军人,光是随驾的侍卫就不下三千之数,还有随行伺候的宫女、内监、厨子、马夫等等等等。浩浩汤汤的一条大队伍,只伺候着萧太后、铁镜公主,当然还要算上一个木易木驸马,这三个主子。
果不其然是安安稳稳的上了路,顺顺利利的到了南京。要说这南京城,可真是恢弘大气!无论是外面高大的城墙,宽阔平稳的官道,还是城内的繁华以及内宫的华丽,居然都比上京还要好上很多。无论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上京的铁镜,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身自由的杨延辉,都是从来没有来过幽州的。乍一见之下,都吃了一惊。
听说这南京城,虽然极力的保留着唐代时候幽州的风貌,但是改建完全是按照宋国的都城规模来的。建筑物的规格模样,也都像足了南方。再加上来来往往的,不少都是汉人,所穿着的衣物,所讲的话语,都让杨延辉有一种回到了家乡的感觉。铁镜也是在车架上左顾右盼的,这里的样子像足了汴梁城。
本来铁镜是被萧太后叫到自己的车架上的,好家伙,萧太后的车架非常的华丽,也非常大。里面就像是一个小房间一样。地上铺着厚厚的软软的皮褥子毛垫子,座位上也有不少锦缎制成的棉垫子,暖炉、手炉、小桌子、点心匣子、果盘、香炉、净手的金盆、痰盂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衣食住行所能想到的,萧后的车上都有,并且都是无一不精致无一不华贵的上上之品。如果铁镜搭上这辆车,那可就是事事无忧了,享受辽国的最超等待遇。
萧太后本来打着这个主意,但是铁镜还指望着自己一个人好好修炼一番呢,于是以不敢享用皇太后那堪比圣上所乘的座驾为由拒绝了。她一说上京里那些宗世的闲言碎语,萧太后就沉默了。她知道他们为什么排斥铁镜,实际上不是针对铁镜,而是外面队伍里骑马的那个木驸马。出身!还是出身啊!木易,毕竟不是第二个韩得让,是啊,这个世上,哪里来的第二个韩得让呢?
于是萧太后就此沉默了,也不劝,让铁镜自去了。她当年一念之差,以致今日之事,是她对不起金娥。现在金娥与木易随自己搬去幽州,远离了上京那些眉毛眼睛都长在天灵盖儿上的宗室贵族。要给木易安排一个不打眼却有前途的官职,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铁镜就这样在自己布置好的马车闭门修炼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倒也自得其乐。除了每天三次有侍女送来饭菜,或者有时木易奉懿旨带着太医来绘她诊平安脉之外,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马车辚辚,在官道上,绮罗伞盖、大军开道,过了莲花河,进了城,路过了城南城北的热闹繁华,一路直达皇城。一路走来,整个南京城都散发着一种繁华奢靡的味道。回首望去,天王寺中新修的舍利塔巍峨屹立,听说这幽州城里还新建了一座非常大的清真寺。这幽州的居民,不止有契丹人、汉人、奚人、渤海人、女真人,还有来自远方来此传教的光头和尚和大胡子阿訇。外来宗教兴盛,也是因为本土的经济发达。城中的二十六个坊的繁华样子,就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但是,这么大的幽州城,难道就没有贫苦的百姓吗?
当然有!要不然铁镜也不会在上京就得到这里有很多需要救济的穷人的消息了。据报,虽然算不上饿殍千里,但是也是有让人不忍直视的人寰惨剧每日上演的。今日从城外到皇城的一路上,为什么没有看到街上的倒卧,恐怕,也与当地的官员有关系。谁会把自己无能的证据就这样摆在顶头大boss的眼前呢?!
要是让萧太后她老人家看到,就算贫困而死的大多数都是汉人、南人,自己也是不死也得脱三层皮了!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已经在了大辽,就算是辽国的百姓。就算他们为了更好统治而划分了三六九等,但是庶民死的太多了,国家可就更不好治理了。毕竟辽国过去是游牧民族国家,现在安定下来种田,人口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
铁镜想通了此节,也就跟着萧太后进宫去了。她是嫁了人的公主,住在宫里虽说也没有什么,但是到底也名不正言不顺。她早就吩咐下去让人打理一处萧后赐下的大宅院,现在已经处处妥当了。今日让他们把带来的东西都安顿好,暖了房,明日她们就搬到那里去住了。到时候,整个府中,公主最大,想做什么都可以了。
等到自己大批的物资逐渐运到了,就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之时。想到不久之后热火朝天的济贫场景,铁镜不光为自己做了善事而高兴,并且有一种终于超脱了闺阁束缚的豪情万丈之感。谁说女人就不可以做大事?谁说女人就要在庭院之中相夫教子?自己就要让天下人看看,会做大事的女人,不只是像额娘那样的专权的后宫贵妇,还有自己这样可以兼济天下的女人!
至于木驸马那边,铁镜沉吟着,捏了两个自己画好的符纸来,包成两个小包,拴在红绳子上。叫来两个平日里和木易跟进跟出的下人,一人一个给他们戴上。这两个小厮虽然不是杨延辉的真正心腹,但是也是手下比较得力的人。平日里有什么事儿,大抵还是交给他们去办,只不告诉他们里面儿的事儿罢了。这两个人对着杨延辉是绝对的忠心耿耿,就连公主殿下在他们心里都还要靠后。但是现在他们不知根底,就戴上了铁镜的两贴‘*咒’,他们俩就迷迷糊糊、莫名其妙的直接变成了铁镜的死忠。
不止把杨延辉的近况全都掀了个底儿掉,以后都是铁镜打进杨延辉身边势力的两颗钉子了。铁镜自然不会对杨延辉有什么不利,毕竟不算‘同乡’之谊,也要顾及他是自己腹中阿哥的父亲。但是不盯着他,他惹出什么自己都收拾不了的大乱子来,可要怎么收场呢?自己虽然没有弄清楚自己这一次要救的是谁。但是时逢乱世,多救点人的性命也是好的。不止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也是有这个道理的。自己还想借铁镜公主这个身份多多的做善事积福泽,要是有个什么事儿,自己跑是跑得了,但是身份不够,做事就会束手束脚的了。难道真的要自己那个小旗子,摇个小铃铛到处赠医施药吗?那救得了多少人?有说去传染瘟疫的地方救人的,但是哪里去找那么多有瘟疫的地方呢?
现在疾病并不是第一杀手,甚至连战争都不是第一杀手,贫困和饥饿才是!
铁镜当年出生在相府,那时候的大宋虽然也有征战,但是毕竟已经签订了澶渊之盟,大宋缓过气儿来了,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全都很富裕。并且铁镜是长在汴梁,就算是有灾民,也是进不了都城的。汴梁顶多有一些乞丐,但是因着市井繁华,讨要饭食也容易,是以就连京都乞丐,都没有皮包骨头的。而那些易子而食、卖儿卖女的惨事,她压根就没有见识过。所以当时看到上京的穷苦人的惨状,就已经是很惊讶了,接到南京来报的时候,就更是吃惊不已了。就算是想象也都想不到,就算是做恶梦也不会做这种梦。
上京倒还好,虽然上层贵族有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但是好在,被欺压的老百姓大多是契丹人,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火,虽然穷,但是还有点活路。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作为燕云十六州之一,它毗邻着宋辽边境。这里的汉人可是不少,但是在上层的官员又都是契丹人,是
以本来就受歧视。再加上连年的征战,边境不稳定,契丹人和汉人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况且,燕云十六州这里,本来就不是靠以前契丹放马牧羊的老办法为生的。但是比起种田来,契丹人又怎么是种了几千年的汉人的对手呢?
于是,汉人的田里都是被养的很肥沃,旱涝保收。而契丹人的田里就你说能没有矛盾吗?所以,就有契丹大贵族,想方设法谋夺汉人手里本来就不多的田地。汉人没有了生存的依赖,就有很多给契丹人打工,或是直接卖身为奴的,地位更是一跌到底。受欺压的久了,汉人也有办法。经过了那么多朝代的变迁,汉人都没有灭亡。除了本身人口众多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兼容性强。
你们契丹人不是瞧不起汉人吗?那我们也就都做契丹人好了!杂居在一处,当然会慢慢的通婚。于是,幽州此处,就出现了新的民族,混合型民族。很多人身上都带有了多民族的血统,这些人现在是幽州人口中的生力军,数量已然超过了纯粹的汉人或是契丹人。本来,这样的民族和谐也不错吧?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两面不是人,不被契丹人看得起,也不被汉人看得起!实在是何其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