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山情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
古人此言正好是对岔口乡理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铁锁的缩写。
理家庄是一个地下无矿藏、山上无林木、土地又贫瘠、河中无流水、交通条件差的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穷山村。故而,在发展工业和副业方面真可谓是先天不足了,难怪千辛苦万努,在1987年人均收入仅400元。可想,理家庄村集体经济“虚弱”到何种程度。然而,就是这样的村,这样的山,这样的土,还是原来的人,原来的地,时光只流淌了不足20年,算来仅仅17年吧,而17年,在岁月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是1987年人均纯收入的11。3倍。集荣誉和鼓励于一村,成为响铛铛的“山西十大名村”、“全国绿化千佳村”、“生态文明村”等等。同时,荣誉和鼓励集一人,成为传遍古州、响彻山城、震惊三晋、震动中央,赦赦有名的愚公绿山致富的带头人——王铁锁。
2000年4月,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容基等的亲切接见;
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理家庄视察工作,对各项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
1996年3月,王铁锁作为全国绿化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模范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5年,他被邀请到省城为省委五大班子领导讲“三观教育课”;同年阳泉市委发出号召:全市人民向优秀共产党员王铁锁同志学习。
鲜花、掌声、荣誉、领奖台,无数次地光临已崛起中的理家庄村,其崛起的奥秘是什么呢?
为此,我们怀着一颗探秘的心,走在了山清水秀,林木翠郁,宏伟俏媚的理家庄,走进了让理家庄改天换地的带头人——王铁锁的精神世界里,去领略他那无有尽头地为太行老区擎起一颗耀眼璀璨的碧绿明珠的风采。
穷则思变
理家庄坐落在平定县城北50公里处,山高坡陡、大山连着大山,峡谷接着峡谷,山的肚里肚外没有任何矿藏资源,裹露着无比坚硬的山石胴体,吝啬到连件带绿的披风都舍不得披挂,那饥饿的条条堰堰算是地的地无奈地靠挂在半山腰,成了理家庄的“特点”
几辈、几十辈生活在这里的人苦苦挣扎过。可他们生不逢时。
一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乡村突然呼啦啦崛起,多少昔日摸锄头的农民、兼职起工人、或企业家等,开辟崭新生活,创造崭新天地,一场惊天动地的致富大战在山村兴起。
为了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理家庄人流过汗水,拼过老命,但就是跳不出这穷光景的拉扯,去享受富天地的阳光。
难道理家庄人就是这穷的命?
到底理家庄人的出路在何方?
靠山?无数座山盘距在此地雄伟壮观,但无宝藏可取;靠地?虽有一大群荒地和数不清的农田,既使风调雨顺,汗水加勤劳只能挣个肚圆;靠水?只有等上苍的恩赐了,高兴时,小河流水哗啦啦,山清苗润好庄稼;恼怒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暴发颗粒无收;心狠时,悠悠青天白云飘,有风无雨旱死苗。
怎么办?
想千方弄百计找“出路”
在贫穷中煎熬了一辈又一辈的理家庄人,为全村脱贫致富个个献计献策,终于让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醒悟,不抬头看“路”只顾低头修理地球,土里刨食是不行的。地下没有宝藏,地上种植摇钱树。什么又是地上能种的摇钱树呢?并且一摇真给摇下钱呢!
经过了千万次的思索和思考,相继理家庄的土地上一夜之间,也猛长了矾石、耐火、硅砖厂,并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此时作为村干部的王铁锁已带头承包过50亩责任田,又善于科学种田,一年向国家卖过10000多斤玉茭1000多斤谷子;还养了3000只米克鸡,还和别人承包了耐火厂,一年后除一切开销结余22万元,又把它投入到硅砖厂建设中。但此时,这一个人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和祖祖辈辈村民一样,头顶这片青天,脚踩这片黄土长大,他脑海里盘悬着一个问题,企业能红火多久?要想长久富裕,还的以土地为本!他思思谋谋想要干点什么?并且要干就干大的,他脑里不但想到了他们这辈人,还想到了后来人。同时跳入大脑闪在眼中的是他倒背如流的“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愚公绿山
在1988年腊月,山风怒吼,冰冻三尺,在这酷寒的天气里,理家庄村阎王鼻梁山的五沟三梁上却是炮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劳动景象。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理家庄村与阎王鼻梁山“激战”的时刻,从此打响了重振山河的战斗序幕。向山的腹背开膛剖肚,凿坑垫土,在寸草不生的阎王鼻梁山上山下用石破天惊的壮举苦战七载,动用炸药70吨,土石38万方,建造了全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规模一流的双千亩果园。还用石头碹起800眼旱井,共可蓄10000立方米的蓄水池4个,建气调果库7个,修建并硬化盘山公路40余华里。并石造梯田总长700公里盘绕于四山八梁,像铜墙铁壁护卫着山坡上的两万块梯田,堵住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环境,迎来了绿岭青山,树影婆娑,环境雅静,鸟语花香,好一个人间仙境,像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舒展腰肢,头一次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风采。
但由于劳累,王铁锁病倒了,被送进了阳泉市医院,一检查是糖尿病,一住院就是三个月,可见病情的严重。可他一回村,并没有听医生的嘱咐,慢慢疗养。在一顿只能吃二两的情况下,施着病重的身体继续上山,不但亲自指挥,还要亲自检查。村民看他卖命地干,不能不为之感动。这无形的带动,自然形成无形的动力,使全村老老少少都为荒山变绿山出力流汗,甘愿奉献。
当村民欢天喜地迎来丰收季节的时候,硕大优质苹果水灵灵红彤彤捧在了他的手里,却只能看,而不能吃,只好把苹果捧到乡亲们和外来的客人们面前:“尝尝,是什么滋味?看好吃不好吃?”人们捧着这位栽树人送到手的还带着余热的苹果,眼泪哗哗而下,真不知老天为什么要开这么大一个玩笑?
双千亩果园的建成,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仅果树一项,年收入就达100余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80余元。
真可谓: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脚良田繁茂。
理家庄人民“硬”是在他的带领下,给阎王鼻梁山量体裁衣缝制了这么一件缀满珠玉宝石、玛瑙翡翠的漂亮无比的绿色风衣,合身合体地披、穿在了它的身上,金光闪闪,耀眼千秋,代代相传。
科技兴农
王铁锁是他的大号,这个普通的名字,带着时代的印记,寄寓着饱经沧桑的父母对共产党的感激和对新时代的眷恋。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一年。
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他的同龄,不仅巧在一九四九年,而且巧在同在十月。
共和国经历了五十六载风风雨雨的艰难历程,王铁锁也迈过了五十六年的坎坎坷坷。伴随着酸甜苦辣一路走来,伴随着岁月如歌一路奔来,付出的日子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他的座右铭。只要有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何愁果园建不起来,何愁荒山绿不起来。他要让荒山变成绿色银行,子子孙孙受益无穷,一本万利。真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爱琢磨的王铁锁,又一次开动脑筋了,苦干还必须加巧干。“巧”字在他脑海里那就是科技了。科技兴农才能创出业绩。于是理家庄像一株高大的梧桐,筑巢引来了凤凰,在他的恳请下,县、市、省的技术员、园艺师飞来了;外省的专家们飞来了;山西农大、北京农大的教授们带着弟子飞来了科技热浪一浪比一浪高,科技春风一天比一天浓。为此理家庄村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累计投资80余万元(其中群众集资8万)兴建了新校舍,有教学楼一幢,平房13间,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20平方米,可容纳11个教学班,400余名学生的村办综合职业学校。并配置了电脑、图书、投影机等实验器材设施,使学校实现了三配套,后又创办了高级职业中学,有专业兼职教师5人,学生20余人。积极实践,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上挂横联下辐射”(上挂大专院校,横联市、县农牧局,向下辐射千家万户)“农科教结合”的办学路子,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促使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迅速地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又投资17万元,选送了300名优秀青年去山西农大、山西果科所、太原林校、北京农学院等大专院校进行深造,并引进红世界一号、岩富10号、2001富士、酥梨、黑奥林、潍纺甜油桃1号、2号等40多个新品种。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实现了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植株矮小化。并引进推广有机旱作、节水滴灌、果园种草、果树对症输药、昆虫授粉、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新技术及综合管理配套技术17项。并有了可喜的收获:在1995年全村的苹果产量已由1990年的不足10万斤增加到70万斤,1996年水果产量突破100万斤。并在同年7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理家庄后挥毫题词“科技兴农,教育为本”给予鼓励。也是对科教战略工程的首肯和赞誉。
为了村民的腰包更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00年4月6——8日,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特邀请日本花甲专家矢泽文仁、熊谷俊——一行来村,对露天、联栋大棚的蔬菜种植和果树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使村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又在2004年,在连栋大棚内培育花卉苗木10亩,辐射区栽植100亩。发展菊花、月季、串串红、仙客来、紫罗兰等10个种类50余个花色。并免费推广到千家万户,使全村静卧在花的海洋之中,四季如春。在房前屋后绿树和公路两侧垂柳、白杨、等树种形成绿色的映衬下,如今春雨后的理家庄秀丽的容颜重施粉黛,浓妆妖娆。
精神文明
爱琢磨的李铁锁在创建物质财富的同时,并没忘记精神财富,为了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个良好的氛围,下决心改善本村环境建设。为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村里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入户电话200余部,硬化了12公里出村公路及村内主要街道,打了2眼600米深井,并编修了村志,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澡堂、阅览室、敬老院、文化娱乐中心;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漂亮的农民文化广场;实施了医疗保健合作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健康;目前已有380户村民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对理家庄作出贡献的老同志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给60——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费,以使他们安渡晚年。
教育为本,所有学龄子女全部免费入学,为了鼓励村民子女深造,凡是考上大、中专和高中的学生分别给予500、400、300元的奖励。2002年又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每年拿出10万元现金,率先在全县公开招聘十名教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平定县“教育系统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又把“凡考入一本的学生村里承担其全部学费”纳入村规民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全校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充分利用阅览室这一阵地,村集体订了人民日报、山西日报、阳泉日报、平定日报、法制日报等各种报刊,及中国果树、山西果树、企业管理、会计学等各种图书,现有图书10000余册,每年还要投资新购1000余元的图书、杂志并派专人管理,使青年人业余时间有了学习的好去处,成了老年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让整天围着锅台和儿女们转的妇女们,有了充实自己,营养自己的精神食粮。使村民在一个优美安定的环境中,身心极大愉悦,和谐相处。
走向辉煌
岁月悠悠,大山巍巍。
秋日中的阎王鼻梁山,硕果累累,繁花竞放,蜂蝶纷飞。绿草如茵浓郁芳香的山顶耸立着两座青石纪念碑,一座是理家庄人民为本村11名抗日英雄和24名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座是阳泉人民政府为王铁锁造林兴村立的,都镌刻着碑文。可见: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如今置身理家庄村,但见村里村外,一幢幢富丽堂皇的农舍、一排排气势恢宏的大棚、一座座机声隆隆的工厂、一阵阵学校朗朗的书声;真是山顶披绿装、山腰果品香、山沟米粮仓,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顿时被一股崇高的力量撞击着,涌起丰富的情绪,完全陷入了深沉的凝思和遐想:在漂亮的办公楼前等来了风尘仆仆、质朴憨厚、略有些驼背、一身农民打扮、两脚两裤口沾满了泥土的党支部书记王铁锁;在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从娓娓道来的不多的话语中,这个一顿只吃二两粮的带头人,在艰难曲折又充满迷人色彩的路上给人民带来了多少财富。正如他所言:“别人承受不了的我的承受,别人忍耐不了的我的忍耐。”“珍惜自己一身,只要人生存,就要有存在的价值,前对祖宗,后对后代”
人说:“自古英雄行险道!”那是一点不假的;但是“人间平地亦崎岖”却更使他不懈雄风!
全村人民正在胡锦涛总书记领导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引下,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向着王铁锁书记提出的山上搞绿色(植树造林)、山下搞白色(塑料大棚)、村民搞特色(第三产业)奋进。现在全村462户,1720口人,劳力660个,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3380亩,其中粮田2200亩,日光温室20亩。宜林荒山10000亩,已种植用材防护林3543亩,干鲜水果林2592亩,森林覆盖率达33%。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30余个,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1500余万元,计划到2010年实现亿元村,向人均收入10000元的目标奋力迈进。这响彻云霄的豪言壮语,是脚踏在坚实的大山怀中的悠悠儿女们——以王铁锁书记为首的村领导帮子所发出的心声,像朝霞蒸腾着热气,散发着能量,放射着光艳;同时洋溢着激情,奔腾着希望,创造着自我他插上翱翔的翅膀,用非凡的毅力,再续集小康奔富裕的新篇章。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
古人此言正好是对岔口乡理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铁锁的缩写。
理家庄是一个地下无矿藏、山上无林木、土地又贫瘠、河中无流水、交通条件差的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穷山村。故而,在发展工业和副业方面真可谓是先天不足了,难怪千辛苦万努,在1987年人均收入仅400元。可想,理家庄村集体经济“虚弱”到何种程度。然而,就是这样的村,这样的山,这样的土,还是原来的人,原来的地,时光只流淌了不足20年,算来仅仅17年吧,而17年,在岁月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是1987年人均纯收入的11。3倍。集荣誉和鼓励于一村,成为响铛铛的“山西十大名村”、“全国绿化千佳村”、“生态文明村”等等。同时,荣誉和鼓励集一人,成为传遍古州、响彻山城、震惊三晋、震动中央,赦赦有名的愚公绿山致富的带头人——王铁锁。
2000年4月,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容基等的亲切接见;
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理家庄视察工作,对各项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
1996年3月,王铁锁作为全国绿化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模范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5年,他被邀请到省城为省委五大班子领导讲“三观教育课”;同年阳泉市委发出号召:全市人民向优秀共产党员王铁锁同志学习。
鲜花、掌声、荣誉、领奖台,无数次地光临已崛起中的理家庄村,其崛起的奥秘是什么呢?
为此,我们怀着一颗探秘的心,走在了山清水秀,林木翠郁,宏伟俏媚的理家庄,走进了让理家庄改天换地的带头人——王铁锁的精神世界里,去领略他那无有尽头地为太行老区擎起一颗耀眼璀璨的碧绿明珠的风采。
穷则思变
理家庄坐落在平定县城北50公里处,山高坡陡、大山连着大山,峡谷接着峡谷,山的肚里肚外没有任何矿藏资源,裹露着无比坚硬的山石胴体,吝啬到连件带绿的披风都舍不得披挂,那饥饿的条条堰堰算是地的地无奈地靠挂在半山腰,成了理家庄的“特点”
几辈、几十辈生活在这里的人苦苦挣扎过。可他们生不逢时。
一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乡村突然呼啦啦崛起,多少昔日摸锄头的农民、兼职起工人、或企业家等,开辟崭新生活,创造崭新天地,一场惊天动地的致富大战在山村兴起。
为了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理家庄人流过汗水,拼过老命,但就是跳不出这穷光景的拉扯,去享受富天地的阳光。
难道理家庄人就是这穷的命?
到底理家庄人的出路在何方?
靠山?无数座山盘距在此地雄伟壮观,但无宝藏可取;靠地?虽有一大群荒地和数不清的农田,既使风调雨顺,汗水加勤劳只能挣个肚圆;靠水?只有等上苍的恩赐了,高兴时,小河流水哗啦啦,山清苗润好庄稼;恼怒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暴发颗粒无收;心狠时,悠悠青天白云飘,有风无雨旱死苗。
怎么办?
想千方弄百计找“出路”
在贫穷中煎熬了一辈又一辈的理家庄人,为全村脱贫致富个个献计献策,终于让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醒悟,不抬头看“路”只顾低头修理地球,土里刨食是不行的。地下没有宝藏,地上种植摇钱树。什么又是地上能种的摇钱树呢?并且一摇真给摇下钱呢!
经过了千万次的思索和思考,相继理家庄的土地上一夜之间,也猛长了矾石、耐火、硅砖厂,并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此时作为村干部的王铁锁已带头承包过50亩责任田,又善于科学种田,一年向国家卖过10000多斤玉茭1000多斤谷子;还养了3000只米克鸡,还和别人承包了耐火厂,一年后除一切开销结余22万元,又把它投入到硅砖厂建设中。但此时,这一个人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和祖祖辈辈村民一样,头顶这片青天,脚踩这片黄土长大,他脑海里盘悬着一个问题,企业能红火多久?要想长久富裕,还的以土地为本!他思思谋谋想要干点什么?并且要干就干大的,他脑里不但想到了他们这辈人,还想到了后来人。同时跳入大脑闪在眼中的是他倒背如流的“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愚公绿山
在1988年腊月,山风怒吼,冰冻三尺,在这酷寒的天气里,理家庄村阎王鼻梁山的五沟三梁上却是炮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劳动景象。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理家庄村与阎王鼻梁山“激战”的时刻,从此打响了重振山河的战斗序幕。向山的腹背开膛剖肚,凿坑垫土,在寸草不生的阎王鼻梁山上山下用石破天惊的壮举苦战七载,动用炸药70吨,土石38万方,建造了全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规模一流的双千亩果园。还用石头碹起800眼旱井,共可蓄10000立方米的蓄水池4个,建气调果库7个,修建并硬化盘山公路40余华里。并石造梯田总长700公里盘绕于四山八梁,像铜墙铁壁护卫着山坡上的两万块梯田,堵住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环境,迎来了绿岭青山,树影婆娑,环境雅静,鸟语花香,好一个人间仙境,像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舒展腰肢,头一次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风采。
但由于劳累,王铁锁病倒了,被送进了阳泉市医院,一检查是糖尿病,一住院就是三个月,可见病情的严重。可他一回村,并没有听医生的嘱咐,慢慢疗养。在一顿只能吃二两的情况下,施着病重的身体继续上山,不但亲自指挥,还要亲自检查。村民看他卖命地干,不能不为之感动。这无形的带动,自然形成无形的动力,使全村老老少少都为荒山变绿山出力流汗,甘愿奉献。
当村民欢天喜地迎来丰收季节的时候,硕大优质苹果水灵灵红彤彤捧在了他的手里,却只能看,而不能吃,只好把苹果捧到乡亲们和外来的客人们面前:“尝尝,是什么滋味?看好吃不好吃?”人们捧着这位栽树人送到手的还带着余热的苹果,眼泪哗哗而下,真不知老天为什么要开这么大一个玩笑?
双千亩果园的建成,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仅果树一项,年收入就达100余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80余元。
真可谓: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脚良田繁茂。
理家庄人民“硬”是在他的带领下,给阎王鼻梁山量体裁衣缝制了这么一件缀满珠玉宝石、玛瑙翡翠的漂亮无比的绿色风衣,合身合体地披、穿在了它的身上,金光闪闪,耀眼千秋,代代相传。
科技兴农
王铁锁是他的大号,这个普通的名字,带着时代的印记,寄寓着饱经沧桑的父母对共产党的感激和对新时代的眷恋。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一年。
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他的同龄,不仅巧在一九四九年,而且巧在同在十月。
共和国经历了五十六载风风雨雨的艰难历程,王铁锁也迈过了五十六年的坎坎坷坷。伴随着酸甜苦辣一路走来,伴随着岁月如歌一路奔来,付出的日子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他的座右铭。只要有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何愁果园建不起来,何愁荒山绿不起来。他要让荒山变成绿色银行,子子孙孙受益无穷,一本万利。真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爱琢磨的王铁锁,又一次开动脑筋了,苦干还必须加巧干。“巧”字在他脑海里那就是科技了。科技兴农才能创出业绩。于是理家庄像一株高大的梧桐,筑巢引来了凤凰,在他的恳请下,县、市、省的技术员、园艺师飞来了;外省的专家们飞来了;山西农大、北京农大的教授们带着弟子飞来了科技热浪一浪比一浪高,科技春风一天比一天浓。为此理家庄村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累计投资80余万元(其中群众集资8万)兴建了新校舍,有教学楼一幢,平房13间,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20平方米,可容纳11个教学班,400余名学生的村办综合职业学校。并配置了电脑、图书、投影机等实验器材设施,使学校实现了三配套,后又创办了高级职业中学,有专业兼职教师5人,学生20余人。积极实践,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上挂横联下辐射”(上挂大专院校,横联市、县农牧局,向下辐射千家万户)“农科教结合”的办学路子,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促使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迅速地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又投资17万元,选送了300名优秀青年去山西农大、山西果科所、太原林校、北京农学院等大专院校进行深造,并引进红世界一号、岩富10号、2001富士、酥梨、黑奥林、潍纺甜油桃1号、2号等40多个新品种。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实现了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植株矮小化。并引进推广有机旱作、节水滴灌、果园种草、果树对症输药、昆虫授粉、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新技术及综合管理配套技术17项。并有了可喜的收获:在1995年全村的苹果产量已由1990年的不足10万斤增加到70万斤,1996年水果产量突破100万斤。并在同年7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理家庄后挥毫题词“科技兴农,教育为本”给予鼓励。也是对科教战略工程的首肯和赞誉。
为了村民的腰包更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00年4月6——8日,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特邀请日本花甲专家矢泽文仁、熊谷俊——一行来村,对露天、联栋大棚的蔬菜种植和果树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使村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又在2004年,在连栋大棚内培育花卉苗木10亩,辐射区栽植100亩。发展菊花、月季、串串红、仙客来、紫罗兰等10个种类50余个花色。并免费推广到千家万户,使全村静卧在花的海洋之中,四季如春。在房前屋后绿树和公路两侧垂柳、白杨、等树种形成绿色的映衬下,如今春雨后的理家庄秀丽的容颜重施粉黛,浓妆妖娆。
精神文明
爱琢磨的李铁锁在创建物质财富的同时,并没忘记精神财富,为了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个良好的氛围,下决心改善本村环境建设。为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村里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入户电话200余部,硬化了12公里出村公路及村内主要街道,打了2眼600米深井,并编修了村志,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澡堂、阅览室、敬老院、文化娱乐中心;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漂亮的农民文化广场;实施了医疗保健合作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健康;目前已有380户村民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对理家庄作出贡献的老同志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给60——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费,以使他们安渡晚年。
教育为本,所有学龄子女全部免费入学,为了鼓励村民子女深造,凡是考上大、中专和高中的学生分别给予500、400、300元的奖励。2002年又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每年拿出10万元现金,率先在全县公开招聘十名教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平定县“教育系统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又把“凡考入一本的学生村里承担其全部学费”纳入村规民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全校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充分利用阅览室这一阵地,村集体订了人民日报、山西日报、阳泉日报、平定日报、法制日报等各种报刊,及中国果树、山西果树、企业管理、会计学等各种图书,现有图书10000余册,每年还要投资新购1000余元的图书、杂志并派专人管理,使青年人业余时间有了学习的好去处,成了老年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让整天围着锅台和儿女们转的妇女们,有了充实自己,营养自己的精神食粮。使村民在一个优美安定的环境中,身心极大愉悦,和谐相处。
走向辉煌
岁月悠悠,大山巍巍。
秋日中的阎王鼻梁山,硕果累累,繁花竞放,蜂蝶纷飞。绿草如茵浓郁芳香的山顶耸立着两座青石纪念碑,一座是理家庄人民为本村11名抗日英雄和24名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座是阳泉人民政府为王铁锁造林兴村立的,都镌刻着碑文。可见: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如今置身理家庄村,但见村里村外,一幢幢富丽堂皇的农舍、一排排气势恢宏的大棚、一座座机声隆隆的工厂、一阵阵学校朗朗的书声;真是山顶披绿装、山腰果品香、山沟米粮仓,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顿时被一股崇高的力量撞击着,涌起丰富的情绪,完全陷入了深沉的凝思和遐想:在漂亮的办公楼前等来了风尘仆仆、质朴憨厚、略有些驼背、一身农民打扮、两脚两裤口沾满了泥土的党支部书记王铁锁;在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从娓娓道来的不多的话语中,这个一顿只吃二两粮的带头人,在艰难曲折又充满迷人色彩的路上给人民带来了多少财富。正如他所言:“别人承受不了的我的承受,别人忍耐不了的我的忍耐。”“珍惜自己一身,只要人生存,就要有存在的价值,前对祖宗,后对后代”
人说:“自古英雄行险道!”那是一点不假的;但是“人间平地亦崎岖”却更使他不懈雄风!
全村人民正在胡锦涛总书记领导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引下,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向着王铁锁书记提出的山上搞绿色(植树造林)、山下搞白色(塑料大棚)、村民搞特色(第三产业)奋进。现在全村462户,1720口人,劳力660个,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3380亩,其中粮田2200亩,日光温室20亩。宜林荒山10000亩,已种植用材防护林3543亩,干鲜水果林2592亩,森林覆盖率达33%。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30余个,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1500余万元,计划到2010年实现亿元村,向人均收入10000元的目标奋力迈进。这响彻云霄的豪言壮语,是脚踏在坚实的大山怀中的悠悠儿女们——以王铁锁书记为首的村领导帮子所发出的心声,像朝霞蒸腾着热气,散发着能量,放射着光艳;同时洋溢着激情,奔腾着希望,创造着自我他插上翱翔的翅膀,用非凡的毅力,再续集小康奔富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