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小说网 > 赤粿粿的真理文集 > 高等教育的歧路

高等教育的歧路

作者:赤裸裸的真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当你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统统忘掉,那剩下来的便是素质(教育)。

    许多人,包括教育工作者,一直很困惑:什么样的教育才算得上素质教育?教育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在课程表上增添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把德智体美与劳都纳入,就叫素质教育了吗?那些想不明白的老师,始终死守住一本教学大纲,以为按照上面的指示手把手教学生,就准没错了。间中执行一下教育行政机构颁发的红头文件,素质教育就算完满开展了。

    素质教育真是这样的吗?

    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的特点,每一学科的教学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人的大脑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永久保留住。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在学校里学到这些所谓的知识,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也许就是那些不经意被带走,老师当年并不要求掌握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一个思维好智力好的人,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寻找和利用知识的方法。即那些有高度教育责任感的人士所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的“渔”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在他的随笔集呓语集中谈到:“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说什么,而是教给他们怎样说。说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教育就存在这样的怪现象,本来背诵一段话,是为了掌握这段话的演绎方法、结构,以及了解它优美的语言等等。但许多老师却把背诵作为最终目的,试卷也考到学生能背诵为止。语言的魅力在于掌握和运用,文学的魅力在于感染和熏陶。如果文学课只是为了将作品里面某个主人公进行肢解,将他们用公式化脸谱套上后,再大张旗鼓一点点解剖;或者将作品冷冰冰的归为一派,把本来充满感性的东西弄到血肉模糊,令人大倒胃口,那这门课大可不开。任何一门课存在的理由,首先是不应该令人厌倦和害怕。如果人为使这门课弄成这样,教师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富仁还认为“假如我要写一部教育学,我的第一章的题目将是:不要强迫别人受教育!”

    按理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它教会人认识这个世界,教会人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如何生存得更好。如果是这样,哪会有人不喜欢呢?可惜教育不是这样的,特别是高等教育,走样得更加离谱。好比爱情一个道理,两个人一起就是寻找幸福的,如果以痛苦开始,也以痛苦收场,当初又何必勉强呢?不是吗?哪个读大学的人不是要在里面失落好一阵子才慢慢习惯呢?大家都抱着向往的心态钻进象牙塔,结果在里面发现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原来我们发现,教科书编著者的思想与我们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老师的劝学理由是无法说服我们的。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并不能让我们有把握为未来五年作猜想,也无法提供给我们对世界更为完美的解释,甚至也无法塑造我们与众不同的气质,连是否能提供谋生的本事给我们也未曾确认。这种教育,让我们怎有心情去学?

    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一条原则应该是使更多人乐于、无怨无悔地去学习,而不是像当下那样,被老师牵着鼻子来学。我们都有同感,老师给学生的错觉就像黑社会那样:不好好学习,就叫你没好日子过!当下的大学校园,有几个人不是围绕考试去学习呢?考试原本是检查的手段,现在变成学习的目的,教育还有啥吸引力?于是,我们开始迷惘了,我们不知道读书还有什么用。

    无法回答学生“读书有何用”的诘问,这样的教育就不是合格的教育。只会推演“读好书=考高分=好就业”思路的老师,也不是合格的老师。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又为什么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我想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不会变的:读书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这个合格是什么标准呢?起码能遵纪守法,有独立能力,有创新能力和有较强的道德、较深的哲学认知。我们见过太多在高等学校混到毕业出来的人,无论是学识、气质还是觉悟,不但比不上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而且还为这个社会增加负担和灾难:犯法、自杀、堕落等。这些人有想过读书的目的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和学会做学问的习惯,就是那么简单。所谓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差别,其实都包括在里面了。

    曾有作家说,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人“自主的身体、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这说得多么中肯。一个人没有自主的身体,他的安全需要就难以满足;一个人缺乏自由的精神,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可望而不可即;一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他的尊重需要就不能实现。这完全符合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关于需要层次说的内容。那些满肚子学问却坚持不了己见,腹有良谋却没机会发言献策,懂得高科技知识却用于制毒的人,算得上人才吗?就算十三亿人都是博士,但找不到一个敢像布鲁诺一样坚持真理上刑场,找不到一个像陈寅格那样拒不妥协,找不到一个像巴金那样敢说真话的人出来,反而全是只会说“全国山河一片红”同一个鼻子出气的天生应声虫,敢指望他们推动社会发展吗?

    另外,我们的教育大多是奴才教育,忍士教育,同化教育。在权力的圈子里,不允许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不希望有第二种方向的风吹,不能容忍哪怕一丝的芒刺。

    蔡元培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已成了真正的有识之士的桃花源。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引入竞争政党,使执政者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有监督,有批评。唯有这样,才能有进步,肯改进。然后才有整个社会的稳步迈进,人民的长治久安。但是,高校严重的行政体制倾向,第一领导的绝对思维,管理班子的附庸化不作为,这些都令到学术在权力面前低头。思想被领导的僵化管理体制所控制着动弹不得。学生与教师更疲于请示与审批的等待中,慢慢消耗创新的精力。

    王富仁还谈到“有分别才有世界,但中国人总想把它合起来。中国人要求别人都像自己。”这也许道出了教育专制的根源。这在师范教育更演至极致。千人一面的教育,消除个性的制度,统一模子复制出一个个知识贩子。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没有活力,越来越缺乏创新?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多人从教育体制下出逃?为什么培养尖端人才的比例越来越与人口不相称了呢?也许师范院校的“钝化”教育难辞其咎。

    一间培养教师的院校,却把教师“修理”得光滑圆润的。当这些挺乖的、乐于服从权威的老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何让历来接受去棱角化熏陶的他们,去给学生传授个性张扬的思想呢?很难想象,除了标准答案和领导的规定外,在他们嘴里说出的第三种可能是多么的别扭。须知世界的精彩,是因为有不同的思考,产生了无穷多的可能。

    胡适先生就有生动的说法,他认为,人受教育,就是为了发现社会的弊端,就好像看麻子的脸,受教育等于戴近视眼镜,本来就是为了看清楚一点。若是受了教育,而对社会仍是处处觉得十分满意,那就是你的眼镜配错了。

    所以我们说,不能配给学生一副只能看到好的一面,却看不到坏的一面的眼镜。这种眼镜不合格。社会的进步,原本就是被不满足的欲望推进的。处处都称心如意,人类就走到了文明的尽头,接近毁灭了。很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习惯:希望别人按照他说的去做而不是按他做的去做。所以有很多吸烟的老师跟学生大谈吸烟的危害,很多剽窃别人知识产权的老师却大力打压学生抄袭。真令人可气又可笑。难道这些都不需改正吗?

    现在的高等教育普遍已经迈入了严重的歧路,教师的过分服从行政指挥而缺乏自主教学,使教学质量滑坡,学生素质没有明显提高,其症结在于教育观念的功利化与管理制度的短视化。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只会浪费更多社会公共资源,以及毁掉更多有为青年的未来。

    高等教育要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