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之骄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到过很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这是艾青笔下的戈壁明珠——石河子。
我每次到石河子都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座城市不仅在于她的年轻美貌,还在于她的文化气息和包容的军垦精神。这是这座年轻城市的骄傲。
一
因为工作和亲情关系,我先后去过石河子五次,印象最深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八十年代初,我刚高中毕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为找一份安身的工作,接到表姐的来信就跨出了远行的第一步,奔波来到石河子表姐家里。表姐在安集海水管处工作,给我暂时在水利工程上找了份临时的工作,和他们单位职工一同修渠架桥。同时,我还在兵团连队种植的甜菜大田里锄过草,在石河子市街上买过冰棍。所见所闻,所经所历,使我对这座新兴城市有了初步的认知,这便是第一印象。另外一次是2007年5月我在喀什地区党校中青班学习,党校组织了一个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的实践调研活动,我们一行30多人到了石河子,了解和学习了石河子先进的发展经验,看到了石河子的城市建设,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及所有景点,去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落地的企业及养殖基地,真是大开眼界,收获颇丰。每次石河子踏行,心中总有一种撼动。一直以来,我对石河子这座戈壁新城有了无限的眷恋和向往。
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以石头而得名的。历史上,曾是玛纳斯县一个荒僻小区,后划归沙湾管辖。这里芦苇丛生,野兽出没,蛀虫肆虐,零散居住着几十户人家,没有名胜古迹,没有传颂的历史,只是一条光赤赤的卵石沟,宛如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故而留下了这个憨厚、淳朴的名字。
石河子在短短的50多年间,能发展成为一块美丽富饶、色彩斑斓、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花园式城市。凭的是兵团人爱国、勤劳、团结、奉献的大协作精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奉命进驻石河子,到此开荒生产,建设一座新城。这座新城既是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指挥中心,又是将来部队转业以后定居的基地。为了把这座新城建好,陶峙岳远赴上海,特地请来了192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时任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的赵深。22兵团9军政委张仲翰兼任石河子建城工程处政委,他提出不但要把石河子建设成为一个消费城市,而且是轻工业、重工业和教育、科研共同发展的城市;确定人口规模,应以城市工业、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规模来计划;以城市道路骨架规划为方案,结合国情和人们的居住习惯,将放射性道路改为棋盘式路网;城市主干道要宽,分上下道,便于原材料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输出。这些科学建议和城市建设理论经过三代军垦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实践,已经成为现实。
在陶峙岳、王震的带领下,解放军驻疆官兵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批批拿枪的战士扛起了锄头,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开始了屯垦戍边的艰苦创业。这支军队也许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军队,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下,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本色,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上,屯垦戍边、艰苦创业,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垦荒、植树、种庄稼、修建房屋,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生命空间。一代代军垦人按照既定的目标,踏着先辈的足迹,团结奋斗、顶风冒雨,吃苦耐劳、战天斗地,开垦了一片片土地,修建了一条条渠道,栽种了一块块绿荫,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如今,戈壁滩变成了粮棉、林果、瓜菜生产基地。一片片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装,一块块田野长着丰收的庄稼,一座座布局合理的机关单位、工厂、学校、医院、住宅区错落有序,宽广洁净的街道,鲜花锦簇,各种绿化树鳞次栉比,高楼林立,渲染出一派富庶繁华。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吹响,石河子利用“承东启西”的接点位置,建立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天山北坡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重要矿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棉花、粮食、油料、蔬菜、瓜果等优质农产品在垦区水、土、光、热的资源和大面积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下,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水平在国内捷足登先。正是因为突出了这一区位优势,才使国内外著名的“康师傅”、“娃哈哈”、“燕京”、“天盛”、“华芳”和台湾的“顶新”等等著名品牌企业在这里落户。
行走在石河子街道上,仿佛穿行在风景画中。徜徉在石河子街头,人们会惊奇发现,这里的绿化树以果树为主,苹果、桃树、梨子随处可见,枝叶间硕果累累,总会被淡淡的果香吸引,俯仰生姿的果子树成为石河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河子优美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安宁、幸福和欢乐,这座矗立在大漠边缘的新城,就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天山脚下,晶莹夺目。
二
石河子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居住的人的灵魂:我认为除了红色,便是绿色。红色让这块千年沉睡的土地变了模样,成为军垦新城;绿色装点了这座新城,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水源人均占有在新疆首屈一指。石河子,因军垦而生、缘农垦而兴,已成为一个以大农业为基础、轻工业为主体,工农结合,农工商贸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协调发展的新型绿洲城市。可以想象,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了多少新疆建设兵团人的心血和汗水。
近距离接触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们,无不让人遐思、难忘,无不给人一种别样的亲近美。石河子人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和他们攀谈我感到一种从无有过的轻松和亲和,我发现人人脸上都荡漾着自信自豪,他们的内心总是涌动着记忆的种种痕迹,知足中让我看到了他们不懈追求的兴奋,让我领悟到了他们内心潜藏的感恩胸怀。出奇的绿化,在新疆不得不承认石河子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绿是石河子市最突出的特点,以绿为重点,市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启动了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的生态建设得到较大发展。我初到石河子就感觉到她的绿化之美,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市区外围形成了环城防护林屏障,市区形成了以公园、游憩广场为中心的各种绿地交融渗透,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总格局。新建的开发区广场,视线开阔、辽远,一览无余,包裹着浓浓的家园气息,整个布局、建设风格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理念和景观,人性化的设计、崇尚自然的回归和理性的复苏,更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让市民生活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远看市政府大楼巍峨壮观,偌大的广场周围花团锦簇,芳草萋萋,巨大的两个相连的人工湖飞瀑流水、鱼翔浅底,小桥依依,错落有致,亭榭楼阁,玲珑优雅,如梦如幻。行走其间,恍若置身于江南水乡,清丽、曼妙,风姿绰约,大气风范中透着典雅、高贵而不失婉约。含饴弄孙的老人,亲密相携的情侣,草坪聚会的朋友,天真烂漫的孩童,游玩观光的旅人人们悠闲自得地尽情享受着如诗如画的美好生活的回馈。
美丽风景是挡不住的诱惑,来到西环附近的广场,又是一派祥和的生态图。鸽子闲庭信步,啄食、低飞,孩子们追逐、嬉闹,三五个少年借着东风放起飞筝,飘忽的风筝仿佛是天边的一叶小舟,引得人们不时抬头仰望。激情、动感的维吾尔族乐曲响起,人们翩翩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逗得围观群众掌声、喝彩叠宕起伏。人与景的自然融合,显得广场一切都是自发的、由衷的、率性的
三
石河子是军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红色点缀着的旅游城市。石河子人在建造这座城市的时候也建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走在石河子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军垦文化的震撼力。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犁、周总理纪念馆、戈壁母亲等标志性建筑给这座城市抹上了亮丽的彩画
回顾石河子走过的光辉历程,最闪光最骄人的莫过于盖世的震惊的红色军垦精神。从石河子市中心的游憩广场看,新疆兵团屯垦纪念碑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是广场主体,纪念碑象征着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开垦边疆,两侧的巨大花岗岩,一块是象征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新疆地图,另一块象征军垦战士在戈壁滩上建设的绿洲新城石河子。由铜铸的举目远眺的王震将军雕像,位于广场南端的正中,由将军全身像和一匹花岗岩战马组成。基座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王震将军”四个金色大字。广场内还有一座“军垦第一犁”的雕塑群。三个拉犁的垦荒战士奋力向前,就像开荒种地的黄牛,头、胸、手、膝紧靠在一起向下弯曲,双脚深陷地面,肢趾勾起,一种人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的意象跃然人们脑海。广场上的群雕,久久站立,让我肃然起敬,戈壁霜寒锤炼出军垦战士宽广的胸襟和高尚情操,艰苦卓绝的生活磨砺出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格,绿洲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他们耕耘的足迹,洒下他们辛勤的汗水,又有多少无名志士为了边疆的军垦事业,长眠在这片热土,永远守望着为之奋斗的地方。
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国家级4a级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参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了石河子从古至今的发展足迹,特别是50多年里伟大的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军垦第一连位于农八师152团境内,这里遗存着当年兵团屯垦戍边创业初期的地窝子群。干打垒的伙房,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木轮牛车、木犁、石磨及近百幅垦荒时期的老照片。我久久凝望着、轻轻抚摸着城市中这些历史的记忆和见证,一种情愫如滚烫的开水在内心涌动翻滚,仿佛置身于50年代初期,那个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年代。
王震、陶峙岳以及许许多多满身泥土与黄沙的军垦战士出现在我的眼前。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陶峙岳激动不已。他摆出放置许久的文房四宝,展纸命笔,写了一首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
王震将军习惯性的扬起右手,在陶峙岳肩膀上拍了拍说:“我是个粗人。在北京中南海,我已经向毛主席、周总理保证过,我要让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这段历史更像一段传奇,充满了神秘莫测,充满了难以现象。十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十万人的进疆解放军,近二十万曾经干戈铁马的军人,从新疆和平解放的战争硝烟中走出来,征尘末洗,便将驰骋疆场的战马套上犁绳,将发光的枪杆换成了锄把,用鲜血汗水、信念希望谱写了屯垦戍边的人间奇迹。
走进博物馆一种凝重感油然而生。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真情讲解,一副壮丽的创业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铺开。耳膜响彻震耳欲聋的号子声,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此起彼伏,天当被地当床,欲与天公试比高,万古荒原换新颜。有的游客一边认真听着,一边不时提出问题,频频颔首沉思
这是我的先辈们生活、经历的缩影,是他们那一代人可歌可泣的壮举换来了绿洲片片,良田万顷,碧波荡漾的塞外美景,才有了今天绿洲欢歌和戈壁的璀璨夺目。我深深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品格所感动。都说,哪里有兵团人,哪里就有绿洲,哪里有绿洲,哪里有兵团人的身影;都说,兵团人是千里长堤边防线上的守护者,守卫着祖国边陲的安宁和和平;都说啊,兵团人有着宽广的胸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就是兵团,这——就是兵团人最真实的写照。
四
军垦文化,是历史赋予石河子最大的精神财富,是石河子对外宣传的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石河子大学是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一所大学,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每天清晨、傍晚,在曙光、晚霞和灯光映照下,就能看到这所大学城莘莘学子徜徉校园读书、运动的情景,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种对文化精神的向往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坐落在市中心的艾青诗歌馆是中国首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四周环境幽雅,绿树环合,草坪花坛掩映其间。这座现代化的诗歌馆,造型新颖别致,典雅气派,功能齐全。馆前是宽阔的诗人广场,馆内设有四个展厅,一个多功能厅。一、二展厅有艾青生前图片164张,衣物9件套,手稿32件,各种版本的艾青诗集论著54本,珍藏珍贵物品19件,真实地反应艾青生平事迹、光辉成就及巨大影响;三展厅是当代名人书画展厅,收藏臧克家、新风霞、公木、魏巍等名人名家书画100余件,并有艾青亲笔手迹3幅以及全国著名66位作家、诗人、书画家赠送艾青本人或诗歌馆的丹青墨宝。2000年艾青诗歌馆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定为“中国作家协会生活创作基地”目前,艾青诗歌馆以一首诗人艾青的年轻的城,一曲王希科的满庭芳,绿风、兵团美术、石河子文艺三本书来打造石河子这座文化名城。
大漠水库北湖公园,可供人们垂钓畅游;“驼铃梦坡”沙漠公园,可让人们一边听着悦耳的驼铃声,一边欣赏大漠风光;紫泥泉广阔的天然草场,将令人一睹兄弟民族的“赛马”“姑娘追”的神奇风采。“军垦之花”模特艺术大赛、军垦美食节、花车巡游、红色旅游推介、蟠桃节、“我心中的军垦之城”恳谈会、地产品展销会这些都赋予了军垦文化特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来到石河子,军垦文化造就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这里花美、树美、人更美。感受这里每条街道的绿色景象,听着这里的每个动人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一种叫红柳的植物,它根系发达,生命力极强,且耐旱耐碱耐高温,是防风固沙的忠诚卫士。
这座城市的美是含蓄的,就像戈壁的红柳,热烈而不妖娆,散发着淳朴的清香;但这座城市的美又是动感的,像旭日东升,朝气而欣欣向荣。
石河子,年轻的城啊,别样的美,真不愧为是一座“戈壁上的明珠!”
“我到过很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这是艾青笔下的戈壁明珠——石河子。
我每次到石河子都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座城市不仅在于她的年轻美貌,还在于她的文化气息和包容的军垦精神。这是这座年轻城市的骄傲。
一
因为工作和亲情关系,我先后去过石河子五次,印象最深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八十年代初,我刚高中毕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为找一份安身的工作,接到表姐的来信就跨出了远行的第一步,奔波来到石河子表姐家里。表姐在安集海水管处工作,给我暂时在水利工程上找了份临时的工作,和他们单位职工一同修渠架桥。同时,我还在兵团连队种植的甜菜大田里锄过草,在石河子市街上买过冰棍。所见所闻,所经所历,使我对这座新兴城市有了初步的认知,这便是第一印象。另外一次是2007年5月我在喀什地区党校中青班学习,党校组织了一个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的实践调研活动,我们一行30多人到了石河子,了解和学习了石河子先进的发展经验,看到了石河子的城市建设,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及所有景点,去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落地的企业及养殖基地,真是大开眼界,收获颇丰。每次石河子踏行,心中总有一种撼动。一直以来,我对石河子这座戈壁新城有了无限的眷恋和向往。
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以石头而得名的。历史上,曾是玛纳斯县一个荒僻小区,后划归沙湾管辖。这里芦苇丛生,野兽出没,蛀虫肆虐,零散居住着几十户人家,没有名胜古迹,没有传颂的历史,只是一条光赤赤的卵石沟,宛如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故而留下了这个憨厚、淳朴的名字。
石河子在短短的50多年间,能发展成为一块美丽富饶、色彩斑斓、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花园式城市。凭的是兵团人爱国、勤劳、团结、奉献的大协作精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奉命进驻石河子,到此开荒生产,建设一座新城。这座新城既是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指挥中心,又是将来部队转业以后定居的基地。为了把这座新城建好,陶峙岳远赴上海,特地请来了192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时任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的赵深。22兵团9军政委张仲翰兼任石河子建城工程处政委,他提出不但要把石河子建设成为一个消费城市,而且是轻工业、重工业和教育、科研共同发展的城市;确定人口规模,应以城市工业、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规模来计划;以城市道路骨架规划为方案,结合国情和人们的居住习惯,将放射性道路改为棋盘式路网;城市主干道要宽,分上下道,便于原材料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输出。这些科学建议和城市建设理论经过三代军垦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实践,已经成为现实。
在陶峙岳、王震的带领下,解放军驻疆官兵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批批拿枪的战士扛起了锄头,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开始了屯垦戍边的艰苦创业。这支军队也许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军队,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下,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本色,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上,屯垦戍边、艰苦创业,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垦荒、植树、种庄稼、修建房屋,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生命空间。一代代军垦人按照既定的目标,踏着先辈的足迹,团结奋斗、顶风冒雨,吃苦耐劳、战天斗地,开垦了一片片土地,修建了一条条渠道,栽种了一块块绿荫,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如今,戈壁滩变成了粮棉、林果、瓜菜生产基地。一片片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装,一块块田野长着丰收的庄稼,一座座布局合理的机关单位、工厂、学校、医院、住宅区错落有序,宽广洁净的街道,鲜花锦簇,各种绿化树鳞次栉比,高楼林立,渲染出一派富庶繁华。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吹响,石河子利用“承东启西”的接点位置,建立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天山北坡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重要矿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棉花、粮食、油料、蔬菜、瓜果等优质农产品在垦区水、土、光、热的资源和大面积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下,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水平在国内捷足登先。正是因为突出了这一区位优势,才使国内外著名的“康师傅”、“娃哈哈”、“燕京”、“天盛”、“华芳”和台湾的“顶新”等等著名品牌企业在这里落户。
行走在石河子街道上,仿佛穿行在风景画中。徜徉在石河子街头,人们会惊奇发现,这里的绿化树以果树为主,苹果、桃树、梨子随处可见,枝叶间硕果累累,总会被淡淡的果香吸引,俯仰生姿的果子树成为石河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河子优美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安宁、幸福和欢乐,这座矗立在大漠边缘的新城,就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天山脚下,晶莹夺目。
二
石河子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居住的人的灵魂:我认为除了红色,便是绿色。红色让这块千年沉睡的土地变了模样,成为军垦新城;绿色装点了这座新城,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水源人均占有在新疆首屈一指。石河子,因军垦而生、缘农垦而兴,已成为一个以大农业为基础、轻工业为主体,工农结合,农工商贸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协调发展的新型绿洲城市。可以想象,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了多少新疆建设兵团人的心血和汗水。
近距离接触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们,无不让人遐思、难忘,无不给人一种别样的亲近美。石河子人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和他们攀谈我感到一种从无有过的轻松和亲和,我发现人人脸上都荡漾着自信自豪,他们的内心总是涌动着记忆的种种痕迹,知足中让我看到了他们不懈追求的兴奋,让我领悟到了他们内心潜藏的感恩胸怀。出奇的绿化,在新疆不得不承认石河子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绿是石河子市最突出的特点,以绿为重点,市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启动了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的生态建设得到较大发展。我初到石河子就感觉到她的绿化之美,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市区外围形成了环城防护林屏障,市区形成了以公园、游憩广场为中心的各种绿地交融渗透,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总格局。新建的开发区广场,视线开阔、辽远,一览无余,包裹着浓浓的家园气息,整个布局、建设风格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理念和景观,人性化的设计、崇尚自然的回归和理性的复苏,更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让市民生活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远看市政府大楼巍峨壮观,偌大的广场周围花团锦簇,芳草萋萋,巨大的两个相连的人工湖飞瀑流水、鱼翔浅底,小桥依依,错落有致,亭榭楼阁,玲珑优雅,如梦如幻。行走其间,恍若置身于江南水乡,清丽、曼妙,风姿绰约,大气风范中透着典雅、高贵而不失婉约。含饴弄孙的老人,亲密相携的情侣,草坪聚会的朋友,天真烂漫的孩童,游玩观光的旅人人们悠闲自得地尽情享受着如诗如画的美好生活的回馈。
美丽风景是挡不住的诱惑,来到西环附近的广场,又是一派祥和的生态图。鸽子闲庭信步,啄食、低飞,孩子们追逐、嬉闹,三五个少年借着东风放起飞筝,飘忽的风筝仿佛是天边的一叶小舟,引得人们不时抬头仰望。激情、动感的维吾尔族乐曲响起,人们翩翩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逗得围观群众掌声、喝彩叠宕起伏。人与景的自然融合,显得广场一切都是自发的、由衷的、率性的
三
石河子是军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红色点缀着的旅游城市。石河子人在建造这座城市的时候也建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走在石河子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军垦文化的震撼力。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犁、周总理纪念馆、戈壁母亲等标志性建筑给这座城市抹上了亮丽的彩画
回顾石河子走过的光辉历程,最闪光最骄人的莫过于盖世的震惊的红色军垦精神。从石河子市中心的游憩广场看,新疆兵团屯垦纪念碑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是广场主体,纪念碑象征着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开垦边疆,两侧的巨大花岗岩,一块是象征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新疆地图,另一块象征军垦战士在戈壁滩上建设的绿洲新城石河子。由铜铸的举目远眺的王震将军雕像,位于广场南端的正中,由将军全身像和一匹花岗岩战马组成。基座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王震将军”四个金色大字。广场内还有一座“军垦第一犁”的雕塑群。三个拉犁的垦荒战士奋力向前,就像开荒种地的黄牛,头、胸、手、膝紧靠在一起向下弯曲,双脚深陷地面,肢趾勾起,一种人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的意象跃然人们脑海。广场上的群雕,久久站立,让我肃然起敬,戈壁霜寒锤炼出军垦战士宽广的胸襟和高尚情操,艰苦卓绝的生活磨砺出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格,绿洲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他们耕耘的足迹,洒下他们辛勤的汗水,又有多少无名志士为了边疆的军垦事业,长眠在这片热土,永远守望着为之奋斗的地方。
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国家级4a级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参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了石河子从古至今的发展足迹,特别是50多年里伟大的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军垦第一连位于农八师152团境内,这里遗存着当年兵团屯垦戍边创业初期的地窝子群。干打垒的伙房,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木轮牛车、木犁、石磨及近百幅垦荒时期的老照片。我久久凝望着、轻轻抚摸着城市中这些历史的记忆和见证,一种情愫如滚烫的开水在内心涌动翻滚,仿佛置身于50年代初期,那个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年代。
王震、陶峙岳以及许许多多满身泥土与黄沙的军垦战士出现在我的眼前。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陶峙岳激动不已。他摆出放置许久的文房四宝,展纸命笔,写了一首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
王震将军习惯性的扬起右手,在陶峙岳肩膀上拍了拍说:“我是个粗人。在北京中南海,我已经向毛主席、周总理保证过,我要让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这段历史更像一段传奇,充满了神秘莫测,充满了难以现象。十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十万人的进疆解放军,近二十万曾经干戈铁马的军人,从新疆和平解放的战争硝烟中走出来,征尘末洗,便将驰骋疆场的战马套上犁绳,将发光的枪杆换成了锄把,用鲜血汗水、信念希望谱写了屯垦戍边的人间奇迹。
走进博物馆一种凝重感油然而生。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真情讲解,一副壮丽的创业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铺开。耳膜响彻震耳欲聋的号子声,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此起彼伏,天当被地当床,欲与天公试比高,万古荒原换新颜。有的游客一边认真听着,一边不时提出问题,频频颔首沉思
这是我的先辈们生活、经历的缩影,是他们那一代人可歌可泣的壮举换来了绿洲片片,良田万顷,碧波荡漾的塞外美景,才有了今天绿洲欢歌和戈壁的璀璨夺目。我深深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品格所感动。都说,哪里有兵团人,哪里就有绿洲,哪里有绿洲,哪里有兵团人的身影;都说,兵团人是千里长堤边防线上的守护者,守卫着祖国边陲的安宁和和平;都说啊,兵团人有着宽广的胸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就是兵团,这——就是兵团人最真实的写照。
四
军垦文化,是历史赋予石河子最大的精神财富,是石河子对外宣传的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石河子大学是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一所大学,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每天清晨、傍晚,在曙光、晚霞和灯光映照下,就能看到这所大学城莘莘学子徜徉校园读书、运动的情景,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种对文化精神的向往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坐落在市中心的艾青诗歌馆是中国首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四周环境幽雅,绿树环合,草坪花坛掩映其间。这座现代化的诗歌馆,造型新颖别致,典雅气派,功能齐全。馆前是宽阔的诗人广场,馆内设有四个展厅,一个多功能厅。一、二展厅有艾青生前图片164张,衣物9件套,手稿32件,各种版本的艾青诗集论著54本,珍藏珍贵物品19件,真实地反应艾青生平事迹、光辉成就及巨大影响;三展厅是当代名人书画展厅,收藏臧克家、新风霞、公木、魏巍等名人名家书画100余件,并有艾青亲笔手迹3幅以及全国著名66位作家、诗人、书画家赠送艾青本人或诗歌馆的丹青墨宝。2000年艾青诗歌馆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定为“中国作家协会生活创作基地”目前,艾青诗歌馆以一首诗人艾青的年轻的城,一曲王希科的满庭芳,绿风、兵团美术、石河子文艺三本书来打造石河子这座文化名城。
大漠水库北湖公园,可供人们垂钓畅游;“驼铃梦坡”沙漠公园,可让人们一边听着悦耳的驼铃声,一边欣赏大漠风光;紫泥泉广阔的天然草场,将令人一睹兄弟民族的“赛马”“姑娘追”的神奇风采。“军垦之花”模特艺术大赛、军垦美食节、花车巡游、红色旅游推介、蟠桃节、“我心中的军垦之城”恳谈会、地产品展销会这些都赋予了军垦文化特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来到石河子,军垦文化造就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这里花美、树美、人更美。感受这里每条街道的绿色景象,听着这里的每个动人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一种叫红柳的植物,它根系发达,生命力极强,且耐旱耐碱耐高温,是防风固沙的忠诚卫士。
这座城市的美是含蓄的,就像戈壁的红柳,热烈而不妖娆,散发着淳朴的清香;但这座城市的美又是动感的,像旭日东升,朝气而欣欣向荣。
石河子,年轻的城啊,别样的美,真不愧为是一座“戈壁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