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计划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刚刚读完思乡妹妹委托明月44从太平洋彼岸赠送给我的一本大江大海1949。心里便筹划着想写一篇大江大海1949的姊妹篇大江大河1967。仔细一想,自己是否过于癫狂,竟敢与海内外赫赫有名的龙应台比肩。
写点历史,写点真实的历史,写点有细节的真实历史,这想法由来已久。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退休的老者常常找到办公室,推介深蓝色封面的武汉市志。一个劲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说这武汉市志对于了解武汉市历史有多大的作用。经他反复宣传,说动了我的心。便为公司买下了十多本武汉市志。世纪之初,正是企业文化盛行之时,公司领导要搞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拟写公司理念、公司战略等,同时提出要用章回的形式编写公司发展史,那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我等人所为。我便提出编写一部公司志,很快得到响应。在档案室里翻阅了一些资料,走访了一些当事人,编写出公司志。30多年在公交企业的经历,使我萌发了要写一部公交发展史的想法。后来,在无意识中得到两本由老同事、汉网网友老调重弹编写的公汽志。在与公交企业老干处的同事有过较频繁的交往中,助长了我的这一想法。
在武汉图书馆“名家讲坛”听了武汉市地方志专家董玉梅老师解读武汉三镇老地名,并购得一本由董老师签名的文明的活化石后,便对武汉的近代史有了更多关注,想从学习张之洞全集入手,认真学习和了解武汉的近代史、现代史。进入汉网?武汉人文版后,我认识了一些在新闻媒体、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工作的志同道合的专业的和业余的爱好武汉人文历史的网友,对武汉的人文历史有了更多关注。看了陈文莉、肖琼编著的1926年武汉纪事后,便有了想写1938年武汉纪事和1967年武汉纪事作为其姊妹篇的冲动。利用大休日在图书馆苦苦地查找资料。1938年敌寇占领武汉后的资料很少,要如1926年武汉纪事那样搞清楚每天发生的事不容易,1967年武汉每天发生的事,如“八一”渡江的资料,似乎也奇缺。要在故纸堆中细读历史确实是件不易的事,这使我更感受到陈文莉和肖琼两位女士的执着精神可贵和写作1926年武汉纪事的不易。
武汉三中百年校庆时,校方征文,我写了一点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旧事,认识了曾是武汉三中肖秀仕老师组织的校体操队队员天喜。看到一张体操队员欢送省体操全能冠军获得者下乡的照片后,查找了一些资料,如武汉三中校史,武汉市志?体育篇、武汉市志?教育篇和湖北省志?体育篇、湖北省志?体育篇,均只字未提这事,便萌生了写肖秀仕老师及他的体操队员们的想法。经刘、杨两位天喜的帮助,参加了武汉三中体操队员同学会的几次聚会,结识了“程菲跳”的启蒙教师、武汉体院教练赵汉华,肖秀仕老师的公子、武汉体院教练肖冰等原武汉三中体操队一批队员,为我今后的写作提供了谈访对象。这样,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计划,从以在故纸堆中找文章为主改为从接触到的、认识的人中找文章,用谈访的形式为主,记下真实的有细节的历史。打好主意后,便让女婿为我买了一只录音笔,配上女儿换下的照相机,加上女儿为家里新增的一部电脑。似乎行头已足够。
读完思乡妹妹赠送的大江大海1949后,我想,写1967年武汉纪事,不如按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写大江大河1967,写下我们这一代人在时代碰撞中的经历、感受和命运,写下我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人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留下可供后人思考、研究的原始和真实的文字。
杂杂拉拉写出这些,标题为我的计划,这计划能否付诸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我想,自己能作多大的努力便作多大的努力,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不必如龙应台那样苦苦地折磨自己。只要我曾经梦想过,曾经追求过,曾经为之努力过,便足已告慰人生。
刚刚读完思乡妹妹委托明月44从太平洋彼岸赠送给我的一本大江大海1949。心里便筹划着想写一篇大江大海1949的姊妹篇大江大河1967。仔细一想,自己是否过于癫狂,竟敢与海内外赫赫有名的龙应台比肩。
写点历史,写点真实的历史,写点有细节的真实历史,这想法由来已久。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退休的老者常常找到办公室,推介深蓝色封面的武汉市志。一个劲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说这武汉市志对于了解武汉市历史有多大的作用。经他反复宣传,说动了我的心。便为公司买下了十多本武汉市志。世纪之初,正是企业文化盛行之时,公司领导要搞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拟写公司理念、公司战略等,同时提出要用章回的形式编写公司发展史,那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我等人所为。我便提出编写一部公司志,很快得到响应。在档案室里翻阅了一些资料,走访了一些当事人,编写出公司志。30多年在公交企业的经历,使我萌发了要写一部公交发展史的想法。后来,在无意识中得到两本由老同事、汉网网友老调重弹编写的公汽志。在与公交企业老干处的同事有过较频繁的交往中,助长了我的这一想法。
在武汉图书馆“名家讲坛”听了武汉市地方志专家董玉梅老师解读武汉三镇老地名,并购得一本由董老师签名的文明的活化石后,便对武汉的近代史有了更多关注,想从学习张之洞全集入手,认真学习和了解武汉的近代史、现代史。进入汉网?武汉人文版后,我认识了一些在新闻媒体、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工作的志同道合的专业的和业余的爱好武汉人文历史的网友,对武汉的人文历史有了更多关注。看了陈文莉、肖琼编著的1926年武汉纪事后,便有了想写1938年武汉纪事和1967年武汉纪事作为其姊妹篇的冲动。利用大休日在图书馆苦苦地查找资料。1938年敌寇占领武汉后的资料很少,要如1926年武汉纪事那样搞清楚每天发生的事不容易,1967年武汉每天发生的事,如“八一”渡江的资料,似乎也奇缺。要在故纸堆中细读历史确实是件不易的事,这使我更感受到陈文莉和肖琼两位女士的执着精神可贵和写作1926年武汉纪事的不易。
武汉三中百年校庆时,校方征文,我写了一点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旧事,认识了曾是武汉三中肖秀仕老师组织的校体操队队员天喜。看到一张体操队员欢送省体操全能冠军获得者下乡的照片后,查找了一些资料,如武汉三中校史,武汉市志?体育篇、武汉市志?教育篇和湖北省志?体育篇、湖北省志?体育篇,均只字未提这事,便萌生了写肖秀仕老师及他的体操队员们的想法。经刘、杨两位天喜的帮助,参加了武汉三中体操队员同学会的几次聚会,结识了“程菲跳”的启蒙教师、武汉体院教练赵汉华,肖秀仕老师的公子、武汉体院教练肖冰等原武汉三中体操队一批队员,为我今后的写作提供了谈访对象。这样,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计划,从以在故纸堆中找文章为主改为从接触到的、认识的人中找文章,用谈访的形式为主,记下真实的有细节的历史。打好主意后,便让女婿为我买了一只录音笔,配上女儿换下的照相机,加上女儿为家里新增的一部电脑。似乎行头已足够。
读完思乡妹妹赠送的大江大海1949后,我想,写1967年武汉纪事,不如按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写大江大河1967,写下我们这一代人在时代碰撞中的经历、感受和命运,写下我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人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留下可供后人思考、研究的原始和真实的文字。
杂杂拉拉写出这些,标题为我的计划,这计划能否付诸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我想,自己能作多大的努力便作多大的努力,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不必如龙应台那样苦苦地折磨自己。只要我曾经梦想过,曾经追求过,曾经为之努力过,便足已告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