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允炆的一句话,就仿佛拳击舞台上的开场锣,使得谨身殿内的气氛陡然间剑拔弩张起来。
大明的中枢几乎年年都要争预算,毕竟财政岁入是定数,而来年的开支却不是说多少就只有多少的,预算开的低了,来年万一遇到点马高镫短的地方,那就得紧着腰包过日子,再不然,就得喝西北风。
这里面,除了总参的军费和吏部的开支银是定数以外,其他的部门,哪个不得打得头破血流?
“一个个来,总参先说。”
军队是国家的屏障,历年也都是朱棣先伸手要钱,这一点上,谁也没有脾气。
“现役八十六万健儿,总参会在明年按照陛下的意思,精简到八十万定数,但是军费还是要按照现役来开。”
朱棣也是不客气,张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连同军备一道,一千九百万两。”
说完话,朱棣还特地去看了一眼夏元吉,希望能从后者的脸上看到那抹熟悉的心疼之色,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人家夏元吉神色不变,仿佛他耳朵里听到的是一百九十万而非一千九百万一般。
呵,我再也不是两年前的那个夏元吉了。
作为建文朝的户部尚书,夏元吉觉得自己的成长速度那真的是极快,守着这么一个玩了命造钱的皇帝,尤其是建文四年江西那场大洪水,直接干的户部负债累累,举债度日,一万万两都花过。还心疼这区区的一千九百万?
洒洒水啦。
“今年的军费,全数用现银支付。”
这个时候朱允炆却开了口:“包括京营的兵饷也拿现银支付,省的这些兵还要押着粮车跑城里的粮行变卖,平白无故的多了损耗亏头,足额支付,也好让他们给家里添点东西。”
当兵的多是无牵无挂之人,愿意把钱存下来,年假时带回家里的终究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拿了钱在南京城里耍耍赌档、逛逛窑子。
给他们现银,也算侧面促进一下南京城的商业繁荣吧。
黄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朱允炆也想过把这两样市面上合法化的毒瘤取缔掉,但没办法,古代的娱乐活动太少了,他前脚但凡把赌档、妓院关停,后脚这南京城里的治安就能直接爆炸。
多给这群血气方刚的健儿一些钱,也好让他们有个通过消费来缓解军营高压严训下紧绷的神经。
“军费拿现银来支付的话,那么吏部的开支银和工部的工银,部分就需要改为实物折抵了。”
夏元吉轻咳一声,提前打了一记预防针。
实物折俸这种事大明朝也算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朱高炽和魏均两人都不以为然,没有反对。
“五军府自负盈亏,老样子就不伸手问户部要钱了。”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军方两大巨头的事摆平,剩下的便是中枢直辖的各个部门。
大头主要还是吏部和工部。
前者的官员俸禄加上致仕银又拿走了大头,紧跟着便是工部的一笔天价预算:
两千万两!
任谁都倒吸一口凉气,夏元吉又一次蹦了起来。
“狮子大开口!你工部明年打算造什么能花那么多的钱!”
工部什么部门,敢把一年的预算开到两千万?
咋的,你想造凌霄宝殿上天吗?
“没办法啊,夏部堂。”
工部尚书魏均苦笑着喊起冤来:“五年计划定的标准在这里,工部钱不够的话,怎么也实现不了啊。”
两条京道、整条长江!
军令状上魏均签字的时候手都哆嗦,还要再加上五年之内竣工孝陵、下海福船、战船、三百门船炮!
魏均都不知道内阁当初给工部定计划的时候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他们是哪里来的勇气定下的这个数字?
京道还好建,眼下有水泥、有工人,只要控制一下每日的工时和避避暑,死不了几个。
募一百万工人,多段一起开工后期接上即可,只要钱到位,魏均有底气一年内铺完!
不就是去西安和成都吗,就算往四川的麻烦些,虞衡司多整些火药也能给炸出一条路来,震碎的山石正好送往长江沿岸混着水泥筑大堤。
但是孝陵和船厂的活计哪里是人多就行的,人多你也放不下啊,这是慢工出细活的地方,五年之内想要完工,就得白天的时候轮班工作,晚上那是不能修葺的,哪怕挑灯夜战也不行,得让太祖皇帝睡个好觉不是?
外部内部一起忙乎,真正需要加派人手的地方,便是自西南运送石料和木材,只是一个孝陵主体化建筑那还真不难,难得是占地多达三百顷(近两百万平米)的外部风景地貌,而且还要顺带着把东陵也清理出来,如此整个孝陵陵园才能算上是整体化竣工。
魏均找一群几十年匠龄的老匠户实地勘测了一下,动用二十到三十万人还要加上超十万人的运输队伍,才可以保证孝陵在两年内整体竣工。
历史上的孝陵是永乐三年竣工,如果算上如东陵的伴建陵寝整体化竣工,还要好几年。幸亏在这个时空没有打靖难,朝廷的精力可以稳定的用在国内各处工事上,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定展开。
因此魏均的打算便是先花大价钱把最耗时间的孝陵以及船运造出来,后面每年开的预算拿去修路筑堤。
这第一年的两千万两,算是工部的最低预算了。
夏元吉气的跳脚骂娘,朱允炆则在恶趣味的想,夏元吉是不是被崇祯魂穿了?
要不然为什么每一次花钱的时候,他都像个泼妇一般。
工部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是崇祯朝好几年的岁入。
魏均也不吭,任由夏元吉把他喷的一脸唾沫,最后等后者骂累了,就滚刀肉一般伸出自己的手。
你骂归骂,给钱吧。
“这钱,户部出了。”
夏元吉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话,红着眼盯住魏均:“老夫会自户部往工部加派十名度支郎,工部每一笔开支采购,都必须由我户部度支全程参与,但凡有一两银子对不上数,魏部堂可别怪老夫参你一个渎墨公款的罪过!”
呵,完不成五年计划,还用的着你弹劾?
户部跟工部吵完架,紧跟着就是跟礼部吵、跟三法司吵。
没办法,谁让后几个部门前些年都没有什么开支,而今年也都敢一个个蹦出来伸手要钱了。
礼部尚书王谦也没辙,本来五年计划里就没想过能有礼部什么事,但是现在不行啊,现在朱允炆这个皇帝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清查宗教的任务,他们礼部需要在地方借调人手啊。
没有公款支持,就靠着清水衙门府库里那几万两留来下崽的存银够干什么的?
“维喆也不用如此动怒,我们礼部清查宗教,抄出来的田亩、香火钱不还是要充国库的嘛。”
王谦腆着脸笑:“就五十万两,就五十万两而已,比起前面那些动辄上千万的开支,你手指露个缝也不只这个数了。”
夏元吉冷哼一声,又看向三法司:“老夫真是不太明白,三法司中刑部要宣讲律法,刊印五万册大明律,用钱也就罢了,怎么大理寺复核个案件、都察院审察一下各省的按察使司衙门,都需要几十万两银子了?
这钱难不成都是天上掉下来,大风刮过来的吗!”
三法司才不怵夏元吉呢,现在这个节骨眼,预算宁愿要多也不能要少,不然到时候工作不能完成,那可是要滚回家种地的。
如果不是怕户部吃不消,他们都恨不得一口气要够未来五年的预算,从根子上保证他们各自衙门的公务能够最大化的完成任务指标。
“好了。”
眼看着夏元吉有像跑菜市场还价的趋势,朱允炆果断开口打断:“小钱林林总总也就那个数,多个几万两少个几万两的不碍事,户部要为各部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了。”
皇帝什么时候能会过日子啊。
夏元吉摇头叹气,一副为难样子的拱拱手:“臣听凭上意。”
面上是一脸死灰,内心却是笑开了花。
他这连蹦带骂的其实也就是做个姿态,‘吓一吓’那些同僚罢了,实际上今年的岁入在这里放着,能花出去多少,他这心里是有一条红线的。
现在中枢各部加在一起的总数,距离他心中的红线,可还有将近一千万两呢。
哈哈哈哈。
要不是身处金殿之内,夏元吉都恨不得抱着郁新亲上几口,喊上一嗓子。
“熬了几年的赤字,今年户部总算是站起来了!”
今年兜里闲了那么多钱,要不要赞助皇帝一万两,给三大殿换批地砖,顺道给盘龙柱镀层金箔?
不行不行,这样实在是太飘了,还是赞助五百两给皇帝翻修个茅房吧。
朱允炆瞥了夏元吉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而后正色道:“既然各部的预算也都定了,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那朕跟内阁就直接批了,大家也好尽快落实,抓紧推行各自的计划指标去吧。”
所有人都美滋滋的起身谢恩,而后拿起朱允炆一道道批红的奏本鱼贯离开谨身殿,接下来,他们就该去文华殿开小会,商量具体的工作落实了。
中央的大目标现在是定了下来,也铁定不可能再做更改,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贯彻下去。
用皇帝的话说,那就是培养各省主官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摊派,必须摊派!”
在这种事情上,杨士奇一拍桌子就算定下了基调。
“各部连同三法司派驻人手到各省的布政使司衙门驻省监督,各省主官向内阁签署军令状,完不成的就地免职。”
这种事情上,郁新算是罕见的跟杨士奇政见合一,谁让他分管的几个部门都是硬性指标最高的财政一块,不搞摊派,光在南京城里喊口号那铁定是不行的。
“广东和福建的岁入,必须每年达到一成以上!”
郁新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定了一个超高的经济拉升指标:“这两个省的商贸一年比一年繁荣,地方得过且过的也不细查,多少豪商漏税避税,没什么好说的,签军令状,但有懈怠就地革职。”
皇帝给他们内阁压力,他们就要给地方压力。
全面强化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到人问责机制,这就是朱允炆给内阁制定五年计划的核心思想。
你们文官集团不是喜欢抱团成气,动不动斗这个斗那个,没事再搞搞党争吗?
现在逼着你们内斗去。
这时候还管哪门子的派系不派系,连党魁都踩在悬崖边,行将不错就会粉身碎骨,谁还有那个精力保护自己的党羽?
把总体任务指标摊派到各省,谁要是完不成,谁就滚蛋吧。
“如此摊派,地方的压力也不小啊。”
看着各部部堂主官纷纷开始计算如何给各省分担压力,景清咽了口唾沫。
他的都察院将来五年可是有的忙了,毕竟负责监督五年计划落实的就是都察院。
“难吗?”
杨士奇闻言不置可否:“事在人为,只要地方能铆足劲,舍得把平素里喝酒纳小妾的精力放在公事上,这份五年计划也就不难了。”
地方的主官天天过得可比皇帝还潇洒,尤其是知府这种不上不下的中层干部。
说是承上启下,但整天屁事没有。
小事各县分管,大事上报蕃台。
“一个大目标拆分下去,那就成了各省的小目标。”
杨士奇张嘴道:“通政司下一期的刊报,标题就是: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朱允炆的一句话,就仿佛拳击舞台上的开场锣,使得谨身殿内的气氛陡然间剑拔弩张起来。
大明的中枢几乎年年都要争预算,毕竟财政岁入是定数,而来年的开支却不是说多少就只有多少的,预算开的低了,来年万一遇到点马高镫短的地方,那就得紧着腰包过日子,再不然,就得喝西北风。
这里面,除了总参的军费和吏部的开支银是定数以外,其他的部门,哪个不得打得头破血流?
“一个个来,总参先说。”
军队是国家的屏障,历年也都是朱棣先伸手要钱,这一点上,谁也没有脾气。
“现役八十六万健儿,总参会在明年按照陛下的意思,精简到八十万定数,但是军费还是要按照现役来开。”
朱棣也是不客气,张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连同军备一道,一千九百万两。”
说完话,朱棣还特地去看了一眼夏元吉,希望能从后者的脸上看到那抹熟悉的心疼之色,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人家夏元吉神色不变,仿佛他耳朵里听到的是一百九十万而非一千九百万一般。
呵,我再也不是两年前的那个夏元吉了。
作为建文朝的户部尚书,夏元吉觉得自己的成长速度那真的是极快,守着这么一个玩了命造钱的皇帝,尤其是建文四年江西那场大洪水,直接干的户部负债累累,举债度日,一万万两都花过。还心疼这区区的一千九百万?
洒洒水啦。
“今年的军费,全数用现银支付。”
这个时候朱允炆却开了口:“包括京营的兵饷也拿现银支付,省的这些兵还要押着粮车跑城里的粮行变卖,平白无故的多了损耗亏头,足额支付,也好让他们给家里添点东西。”
当兵的多是无牵无挂之人,愿意把钱存下来,年假时带回家里的终究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拿了钱在南京城里耍耍赌档、逛逛窑子。
给他们现银,也算侧面促进一下南京城的商业繁荣吧。
黄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朱允炆也想过把这两样市面上合法化的毒瘤取缔掉,但没办法,古代的娱乐活动太少了,他前脚但凡把赌档、妓院关停,后脚这南京城里的治安就能直接爆炸。
多给这群血气方刚的健儿一些钱,也好让他们有个通过消费来缓解军营高压严训下紧绷的神经。
“军费拿现银来支付的话,那么吏部的开支银和工部的工银,部分就需要改为实物折抵了。”
夏元吉轻咳一声,提前打了一记预防针。
实物折俸这种事大明朝也算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朱高炽和魏均两人都不以为然,没有反对。
“五军府自负盈亏,老样子就不伸手问户部要钱了。”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军方两大巨头的事摆平,剩下的便是中枢直辖的各个部门。
大头主要还是吏部和工部。
前者的官员俸禄加上致仕银又拿走了大头,紧跟着便是工部的一笔天价预算:
两千万两!
任谁都倒吸一口凉气,夏元吉又一次蹦了起来。
“狮子大开口!你工部明年打算造什么能花那么多的钱!”
工部什么部门,敢把一年的预算开到两千万?
咋的,你想造凌霄宝殿上天吗?
“没办法啊,夏部堂。”
工部尚书魏均苦笑着喊起冤来:“五年计划定的标准在这里,工部钱不够的话,怎么也实现不了啊。”
两条京道、整条长江!
军令状上魏均签字的时候手都哆嗦,还要再加上五年之内竣工孝陵、下海福船、战船、三百门船炮!
魏均都不知道内阁当初给工部定计划的时候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他们是哪里来的勇气定下的这个数字?
京道还好建,眼下有水泥、有工人,只要控制一下每日的工时和避避暑,死不了几个。
募一百万工人,多段一起开工后期接上即可,只要钱到位,魏均有底气一年内铺完!
不就是去西安和成都吗,就算往四川的麻烦些,虞衡司多整些火药也能给炸出一条路来,震碎的山石正好送往长江沿岸混着水泥筑大堤。
但是孝陵和船厂的活计哪里是人多就行的,人多你也放不下啊,这是慢工出细活的地方,五年之内想要完工,就得白天的时候轮班工作,晚上那是不能修葺的,哪怕挑灯夜战也不行,得让太祖皇帝睡个好觉不是?
外部内部一起忙乎,真正需要加派人手的地方,便是自西南运送石料和木材,只是一个孝陵主体化建筑那还真不难,难得是占地多达三百顷(近两百万平米)的外部风景地貌,而且还要顺带着把东陵也清理出来,如此整个孝陵陵园才能算上是整体化竣工。
魏均找一群几十年匠龄的老匠户实地勘测了一下,动用二十到三十万人还要加上超十万人的运输队伍,才可以保证孝陵在两年内整体竣工。
历史上的孝陵是永乐三年竣工,如果算上如东陵的伴建陵寝整体化竣工,还要好几年。幸亏在这个时空没有打靖难,朝廷的精力可以稳定的用在国内各处工事上,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定展开。
因此魏均的打算便是先花大价钱把最耗时间的孝陵以及船运造出来,后面每年开的预算拿去修路筑堤。
这第一年的两千万两,算是工部的最低预算了。
夏元吉气的跳脚骂娘,朱允炆则在恶趣味的想,夏元吉是不是被崇祯魂穿了?
要不然为什么每一次花钱的时候,他都像个泼妇一般。
工部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是崇祯朝好几年的岁入。
魏均也不吭,任由夏元吉把他喷的一脸唾沫,最后等后者骂累了,就滚刀肉一般伸出自己的手。
你骂归骂,给钱吧。
“这钱,户部出了。”
夏元吉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话,红着眼盯住魏均:“老夫会自户部往工部加派十名度支郎,工部每一笔开支采购,都必须由我户部度支全程参与,但凡有一两银子对不上数,魏部堂可别怪老夫参你一个渎墨公款的罪过!”
呵,完不成五年计划,还用的着你弹劾?
户部跟工部吵完架,紧跟着就是跟礼部吵、跟三法司吵。
没办法,谁让后几个部门前些年都没有什么开支,而今年也都敢一个个蹦出来伸手要钱了。
礼部尚书王谦也没辙,本来五年计划里就没想过能有礼部什么事,但是现在不行啊,现在朱允炆这个皇帝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清查宗教的任务,他们礼部需要在地方借调人手啊。
没有公款支持,就靠着清水衙门府库里那几万两留来下崽的存银够干什么的?
“维喆也不用如此动怒,我们礼部清查宗教,抄出来的田亩、香火钱不还是要充国库的嘛。”
王谦腆着脸笑:“就五十万两,就五十万两而已,比起前面那些动辄上千万的开支,你手指露个缝也不只这个数了。”
夏元吉冷哼一声,又看向三法司:“老夫真是不太明白,三法司中刑部要宣讲律法,刊印五万册大明律,用钱也就罢了,怎么大理寺复核个案件、都察院审察一下各省的按察使司衙门,都需要几十万两银子了?
这钱难不成都是天上掉下来,大风刮过来的吗!”
三法司才不怵夏元吉呢,现在这个节骨眼,预算宁愿要多也不能要少,不然到时候工作不能完成,那可是要滚回家种地的。
如果不是怕户部吃不消,他们都恨不得一口气要够未来五年的预算,从根子上保证他们各自衙门的公务能够最大化的完成任务指标。
“好了。”
眼看着夏元吉有像跑菜市场还价的趋势,朱允炆果断开口打断:“小钱林林总总也就那个数,多个几万两少个几万两的不碍事,户部要为各部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了。”
皇帝什么时候能会过日子啊。
夏元吉摇头叹气,一副为难样子的拱拱手:“臣听凭上意。”
面上是一脸死灰,内心却是笑开了花。
他这连蹦带骂的其实也就是做个姿态,‘吓一吓’那些同僚罢了,实际上今年的岁入在这里放着,能花出去多少,他这心里是有一条红线的。
现在中枢各部加在一起的总数,距离他心中的红线,可还有将近一千万两呢。
哈哈哈哈。
要不是身处金殿之内,夏元吉都恨不得抱着郁新亲上几口,喊上一嗓子。
“熬了几年的赤字,今年户部总算是站起来了!”
今年兜里闲了那么多钱,要不要赞助皇帝一万两,给三大殿换批地砖,顺道给盘龙柱镀层金箔?
不行不行,这样实在是太飘了,还是赞助五百两给皇帝翻修个茅房吧。
朱允炆瞥了夏元吉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而后正色道:“既然各部的预算也都定了,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那朕跟内阁就直接批了,大家也好尽快落实,抓紧推行各自的计划指标去吧。”
所有人都美滋滋的起身谢恩,而后拿起朱允炆一道道批红的奏本鱼贯离开谨身殿,接下来,他们就该去文华殿开小会,商量具体的工作落实了。
中央的大目标现在是定了下来,也铁定不可能再做更改,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贯彻下去。
用皇帝的话说,那就是培养各省主官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摊派,必须摊派!”
在这种事情上,杨士奇一拍桌子就算定下了基调。
“各部连同三法司派驻人手到各省的布政使司衙门驻省监督,各省主官向内阁签署军令状,完不成的就地免职。”
这种事情上,郁新算是罕见的跟杨士奇政见合一,谁让他分管的几个部门都是硬性指标最高的财政一块,不搞摊派,光在南京城里喊口号那铁定是不行的。
“广东和福建的岁入,必须每年达到一成以上!”
郁新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定了一个超高的经济拉升指标:“这两个省的商贸一年比一年繁荣,地方得过且过的也不细查,多少豪商漏税避税,没什么好说的,签军令状,但有懈怠就地革职。”
皇帝给他们内阁压力,他们就要给地方压力。
全面强化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到人问责机制,这就是朱允炆给内阁制定五年计划的核心思想。
你们文官集团不是喜欢抱团成气,动不动斗这个斗那个,没事再搞搞党争吗?
现在逼着你们内斗去。
这时候还管哪门子的派系不派系,连党魁都踩在悬崖边,行将不错就会粉身碎骨,谁还有那个精力保护自己的党羽?
把总体任务指标摊派到各省,谁要是完不成,谁就滚蛋吧。
“如此摊派,地方的压力也不小啊。”
看着各部部堂主官纷纷开始计算如何给各省分担压力,景清咽了口唾沫。
他的都察院将来五年可是有的忙了,毕竟负责监督五年计划落实的就是都察院。
“难吗?”
杨士奇闻言不置可否:“事在人为,只要地方能铆足劲,舍得把平素里喝酒纳小妾的精力放在公事上,这份五年计划也就不难了。”
地方的主官天天过得可比皇帝还潇洒,尤其是知府这种不上不下的中层干部。
说是承上启下,但整天屁事没有。
小事各县分管,大事上报蕃台。
“一个大目标拆分下去,那就成了各省的小目标。”
杨士奇张嘴道:“通政司下一期的刊报,标题就是:先完成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