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6章 城乡贸易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青峰卖花生的事注定还有些波折。他让何老汉除了把花生零售外,也少量换取些城市职工多余的廉价工业品。
毛巾,肥皂,布料,水壶水杯,锅碗瓢盆,乃至二手自行车之类低端工业品。换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些东西到手后转而向马王村在内的周边农村销售。
至于何老头说的人手不够,那真不是啥问题。
现在农村最大的麻烦就是人口过剩,尤其是天阳市所在的南方内陆省市。山区地形没有田地可种,机械化耕作更是搞不起来,去沿海打工还未兴起,空闲人力太多了。
何家找几户亲戚就能拉出十几号的销售队伍。真正的麻烦是何家在村里露脸了,难免有人会寻思他们家是怎么发财的?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周青峰迫切想要尽快赚到五千块种地的钱,确保自己的任务完成。他已经有些耐不住继续待在马王村,倒不是小嫂子不好玩,而是乡下生活实在太苦。
为了激发何家的积极性,周青峰对转售工业品的钱一概不要。这一下立刻让何老头全家上下激奋不已——因为这其中的利润大的惊人,哪怕良心点都能赚一倍的钱。
周青峰卖花生能赚近一万,何家通过转售赚个几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农村缺乏现金,消费能力低下——没关系,用蔬菜家禽抵价也行。反正何家要运货去市里的。
城市职工获得优质农产品,乡村农民获得廉价工业品,何家的商业网络就把钱给赚了。周青峰提供起步资金和产品,大捞一笔也顺便把任务完成——四全其美。
转售交易的第一天,何老汉运了五包花生米去市里,拉回来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机械厂的人说了,他们家的东西卖出去收不到款,三角债层层叠叠,只能拉回这些破玩意抵账。抵账抵的多了,各家都屯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这些肥皂是市里日化厂的,也不知道谁抵给了谁,反正最后落在机械厂的库房里再也抵不出去。机械厂每月就拿肥皂抵一部分工资发给职工。厂里职工早就腻味了这东西。
对了,现在城里的职工甚至有任务,每个人要帮厂里销售多少货。我听牵线的会计说,销售任务下放到每一个人,连一线工人都有。所有人家里都屯了一堆破烂,大家都愁死了。”
何老汉的船运回来一堆一堆的货,价格都非常便宜。城里的职工发不了工资,宁愿亏钱也要把它们清空,否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像这个搪瓷碗,一斤花生就换了五个回来。”何老汉从个包装箱里抓出好些掉漆的碗,乐呵呵笑道:“这东西在乡供销社要一块五一个呢。”
周青峰接过搪瓷碗,就发现这玩意质量极其低劣。碗上的搪瓷大量脱落,坑坑洼洼难怪卖不出去。
“怕啥,不就是卖相不好么。能用就行,乡下人哪里在乎这个?主要是便宜啊。这一个碗算下来不到两毛。
我拿这碗去换五毛的茄子,肯定有人要。乡下的茄子又不值钱,运到市里一卖,翻倍的赚啊。”
何老汉哈哈哈哈的笑,乐的嘴都合不拢。他特意带了些碗来女儿家,就为了向周青峰炫耀自己赚钱的法子。
“我跟几家亲戚谈好了,货赊给他们卖,回头折算各种菜给我就行。他们都乐意赚这个钱。除了这些碗,我还拉回来好些东西,都是平常各家各户用得上的,价钱都便宜。”
周青峰拿着手里的破碗,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后的‘并夕夕’。城市里的居民嘲笑廉价电商靠低价销售劣质产品,却不知道没有话语权的农村一直存在大量消费需求。
谁能满足这个需求,谁就能赚到钱。因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只要掌握其中很小的市场份额都能发财。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需要周青峰插手了。南头乡的几个村子很快就知道何家在天阳市有关系,能弄到相当便宜的工业产品。价钱相当于供销社同类商品售价打折再骨折。
都是乡里乡亲的,消息传播的极其迅速。一开始只是何家的亲戚在帮忙销售,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农民们不想让何家亲戚赚中间价,主动挑着自家出产来换购。
何老头既欢喜又焦急,他家愣是变成了个小集市,每天家门口都熙熙攘攘的。他的亲戚也不用主动去推销,待在他家当售货员就好了。
城里纺织厂生产的劣质毛巾,洗两下就掉色掉毛,但只要三毛一条。各村农户不必跑老远去乡里,直接把菜挑到何家就可以换到——乡里供销社卖的也是这种劣质品,还贵的要死。
好几个村的蔬菜供应能力比周青峰的龙粪田还大,何老汉租的两条船很快不够用。他不得不继续租更多的船,雇上几个人来开船运货,甚至要在菜市码头那边租个仓库进行存放。
没过几天,老何家发达的消息就漫天乱飞。人人都觉着何老头肯定走通了市里什么当官的门路,否则怎么突然就如此厉害?
对于市里那家机械厂便是奇迹出现,厂里的职工突然就发现自家仓库里惹人嫌的破烂货居然在慢慢清空。过去这些东西压根没人要,现在居然能还回来不少日常生活物资。
厂里的党委高度重视这事,连夜开会研究决定——赶紧的,把仓库里那些烂货全部卖掉。亏钱都在其次,活命最重要。
为了讨好何老头这个重量级‘客户’,机械厂都要把他当大爷般供起来——厂里把周青峰那六吨多花生全包了,后面两个月的出产也包了。拿到花生,他们还高兴的要死。
毕竟花生可以吃可以卖,至不济还能榨油。这属于畅销的生活必需品。仓库里的肥皂可啃不了,耗子都不吃。
机械厂自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干脆让职工帮何老头卖菜算了——如今何老头运输的船从一艘变两艘,两艘变四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运输。
天阳城区人口好歹几十万了,消化几个村的农产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政府已经开始搞‘菜篮子工程’,就是因为城里居民数量快速增加,农产品产量跟不上。
很多年后,天阳市某机械厂的老职工都笑谈,说当年厂子都要倒闭了,救活自家的办法压根不是什么技术创新,更不是体制改革,是全厂上下跑去卖菜。
周青峰卖花生的事注定还有些波折。他让何老汉除了把花生零售外,也少量换取些城市职工多余的廉价工业品。
毛巾,肥皂,布料,水壶水杯,锅碗瓢盆,乃至二手自行车之类低端工业品。换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些东西到手后转而向马王村在内的周边农村销售。
至于何老头说的人手不够,那真不是啥问题。
现在农村最大的麻烦就是人口过剩,尤其是天阳市所在的南方内陆省市。山区地形没有田地可种,机械化耕作更是搞不起来,去沿海打工还未兴起,空闲人力太多了。
何家找几户亲戚就能拉出十几号的销售队伍。真正的麻烦是何家在村里露脸了,难免有人会寻思他们家是怎么发财的?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周青峰迫切想要尽快赚到五千块种地的钱,确保自己的任务完成。他已经有些耐不住继续待在马王村,倒不是小嫂子不好玩,而是乡下生活实在太苦。
为了激发何家的积极性,周青峰对转售工业品的钱一概不要。这一下立刻让何老头全家上下激奋不已——因为这其中的利润大的惊人,哪怕良心点都能赚一倍的钱。
周青峰卖花生能赚近一万,何家通过转售赚个几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农村缺乏现金,消费能力低下——没关系,用蔬菜家禽抵价也行。反正何家要运货去市里的。
城市职工获得优质农产品,乡村农民获得廉价工业品,何家的商业网络就把钱给赚了。周青峰提供起步资金和产品,大捞一笔也顺便把任务完成——四全其美。
转售交易的第一天,何老汉运了五包花生米去市里,拉回来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机械厂的人说了,他们家的东西卖出去收不到款,三角债层层叠叠,只能拉回这些破玩意抵账。抵账抵的多了,各家都屯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这些肥皂是市里日化厂的,也不知道谁抵给了谁,反正最后落在机械厂的库房里再也抵不出去。机械厂每月就拿肥皂抵一部分工资发给职工。厂里职工早就腻味了这东西。
对了,现在城里的职工甚至有任务,每个人要帮厂里销售多少货。我听牵线的会计说,销售任务下放到每一个人,连一线工人都有。所有人家里都屯了一堆破烂,大家都愁死了。”
何老汉的船运回来一堆一堆的货,价格都非常便宜。城里的职工发不了工资,宁愿亏钱也要把它们清空,否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像这个搪瓷碗,一斤花生就换了五个回来。”何老汉从个包装箱里抓出好些掉漆的碗,乐呵呵笑道:“这东西在乡供销社要一块五一个呢。”
周青峰接过搪瓷碗,就发现这玩意质量极其低劣。碗上的搪瓷大量脱落,坑坑洼洼难怪卖不出去。
“怕啥,不就是卖相不好么。能用就行,乡下人哪里在乎这个?主要是便宜啊。这一个碗算下来不到两毛。
我拿这碗去换五毛的茄子,肯定有人要。乡下的茄子又不值钱,运到市里一卖,翻倍的赚啊。”
何老汉哈哈哈哈的笑,乐的嘴都合不拢。他特意带了些碗来女儿家,就为了向周青峰炫耀自己赚钱的法子。
“我跟几家亲戚谈好了,货赊给他们卖,回头折算各种菜给我就行。他们都乐意赚这个钱。除了这些碗,我还拉回来好些东西,都是平常各家各户用得上的,价钱都便宜。”
周青峰拿着手里的破碗,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后的‘并夕夕’。城市里的居民嘲笑廉价电商靠低价销售劣质产品,却不知道没有话语权的农村一直存在大量消费需求。
谁能满足这个需求,谁就能赚到钱。因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只要掌握其中很小的市场份额都能发财。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需要周青峰插手了。南头乡的几个村子很快就知道何家在天阳市有关系,能弄到相当便宜的工业产品。价钱相当于供销社同类商品售价打折再骨折。
都是乡里乡亲的,消息传播的极其迅速。一开始只是何家的亲戚在帮忙销售,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农民们不想让何家亲戚赚中间价,主动挑着自家出产来换购。
何老头既欢喜又焦急,他家愣是变成了个小集市,每天家门口都熙熙攘攘的。他的亲戚也不用主动去推销,待在他家当售货员就好了。
城里纺织厂生产的劣质毛巾,洗两下就掉色掉毛,但只要三毛一条。各村农户不必跑老远去乡里,直接把菜挑到何家就可以换到——乡里供销社卖的也是这种劣质品,还贵的要死。
好几个村的蔬菜供应能力比周青峰的龙粪田还大,何老汉租的两条船很快不够用。他不得不继续租更多的船,雇上几个人来开船运货,甚至要在菜市码头那边租个仓库进行存放。
没过几天,老何家发达的消息就漫天乱飞。人人都觉着何老头肯定走通了市里什么当官的门路,否则怎么突然就如此厉害?
对于市里那家机械厂便是奇迹出现,厂里的职工突然就发现自家仓库里惹人嫌的破烂货居然在慢慢清空。过去这些东西压根没人要,现在居然能还回来不少日常生活物资。
厂里的党委高度重视这事,连夜开会研究决定——赶紧的,把仓库里那些烂货全部卖掉。亏钱都在其次,活命最重要。
为了讨好何老头这个重量级‘客户’,机械厂都要把他当大爷般供起来——厂里把周青峰那六吨多花生全包了,后面两个月的出产也包了。拿到花生,他们还高兴的要死。
毕竟花生可以吃可以卖,至不济还能榨油。这属于畅销的生活必需品。仓库里的肥皂可啃不了,耗子都不吃。
机械厂自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干脆让职工帮何老头卖菜算了——如今何老头运输的船从一艘变两艘,两艘变四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运输。
天阳城区人口好歹几十万了,消化几个村的农产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政府已经开始搞‘菜篮子工程’,就是因为城里居民数量快速增加,农产品产量跟不上。
很多年后,天阳市某机械厂的老职工都笑谈,说当年厂子都要倒闭了,救活自家的办法压根不是什么技术创新,更不是体制改革,是全厂上下跑去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