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圣心大悦,召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涿郡。
皇帝杨广的车驾入关,抵达涿郡临朔行宫。
此时,骁果六军皆退入关内,而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六军也自辽东撤退,此时正在辽西加速撤返途中。
各军撤退井然有序,连宇文述他们六军也几乎没有伤亡,这也多亏已经攻占了辽东和新城这两大要塞,有罗艺他们殿后留守,高句丽人没敢追击。
虽说斛斯政叛逃入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人对于如今隋军突然撤退有了清楚的了解,但他们还是拒绝了斛斯政的追击要求。
此时的国内城,暂时松了口气,来犯隋军撤离,他们哪有心思去追,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当隋二次东征突然结束,大军西归后,高句丽人也就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新的事实,那就是渊太祚的东部集团,以及乙支文德他们支持的王室之间的矛盾。
大敌当前,两边还能暂时相忍,可外敌一走,内乱必生。
当杨广刚渡辽河,宇文述他们都还刚撤到新城一带时,原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已经在扶余城召集兵马。
召集兵马不是要追击隋军,反击做战,收复失守诸城。
他是要召集东部联盟的各路兵马,要率兵前往国内城,准备逼高建武和乙支文德把渊太祚交出来。
那边召集兵马,这边乙支文德自然也是立即着手准备,两边剑拔弩张,暂时还没打起不来,不过是因为隋军还没完全撤离。
任由斛斯政这个汉奸如何上窜下跳,高句丽人都没空理会。
临朔行宫。
“陛下,捷报!”
“齐国公奏捷!”
侍者欣喜的入殿禀报。
“罗成又报捷了?”皇帝心情大好,虽然匆匆撤返,可毕竟撤退的也还顺利,再者刚过临渝关时就收到个好消息,罗成兄弟回师迅速,已经连平了叛军两路兵马,先降王薄再败王勇,降俘十万叛军。
而张须陀裴仁基在虎牢关下,也是击退了杨玄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河间杨善会、杜如晦也把李密阻拦不得北上。
“快告诉朕,又是打了什么大胜仗!”
“禀陛下,齐国公自南阳发来八百里加快捷报,五月十三日,于南阳新野擒斩伪楚帝杨玄感,并擒斩杨贼兄弟杨玄纵等五人,擒得叛军五万余,阵斩八千余人。”
一听这个消息,杨广忍不住腾的站了起来。
“杨玄感被擒斩了?”
“回陛下,这后面附有详细的剿灭叛军经过呢,杨玄感一路西逃,在南阳城下攻城三日,欲破城夺粮,裴仁基和卫文升率六万兵马赶到,一日十战,十战皆胜,叛军崩溃,一路南逃。而罗帅早就率领八千轻骑赶到南阳之南的新野拦截溃军,一日夜俘贼数万。”
“罗帅亲自拦下杨玄感,并与之交手,槊挑杨玄感,斩他于马下。”
“壮哉,想不到罗成居然能够单杀杨玄感,真是厉害。”
“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心里痛快万分。
他对杨玄感那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他,此时只怕东征大军已经围攻国内城了,二次东征就会胜利,高句丽就能灭亡。
正是这个杨玄感,害他再次东征失败。
而且杨玄感的叛让,让他极恼怒的还在于他曾经那么信任于他了,结果他却在背后捅他刀子,尤其是他带了极差的头。
“陛下,卫文升已经将杨氏兄弟处以磔刑。”
“便宜他们了,应当将他们抓回来,让百官以箭射之,再处以车裂之刑,然后再凌迟,最后磔,再挫骨扬灰,焚之。”
几名内侍都跪下。
“恭喜陛下,平灭叛逆。”
杨玄感做乱,前后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旋起旋灭。
可杨广的脸色却又沉默下来,皇帝不开心。
就因为杨玄感这样一个跳梁小丑,致他二次东征大败。
“陛下,卫文升也有本上奏,他弹劾齐国公姑息养奸,放纵逆党。”
内侍递上卫文升的奏折,杨广看过。
“那些贼子,居然如此响应杨逆,都该杀。”
“陛下,齐国公也另有本上奏。”
罗成早料定卫文升会弹劾他,于是另写了个奏章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请求把那些降俘的叛军,都流放到辽东四郡以充实辽东,让他们开荒拓土,以供养军需。
本来还对罗成很不满意的杨广,看到这奏章后不由的沉默。
半天后,杨广叹声气,“罗成虽年轻,但却实有出将入相之才能,你看他在这俘虏的处置问题上,眼光和手段就都比卫文升强的多。杀光虽能解一时之气愤,但确实不如流放到辽东去。”
“召虞世基他们前来。”
皇帝旨意,几位带有参与朝政衔的宰相就都来了。
虞世基几人也听说了南阳大捷消息,进来就恭喜皇帝。
“嗯,诸位爱卿先看看这道奏折。”
大隋宰相本来就是三省的长官,尚书令、内史令和纳言。三省本来是门下省和中书省以及门下省的,不过杨家为了避讳杨忠的忠字,于是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改门下侍中为纳言,但三省还是三省,这三高官官也就是当朝宰相。
不过杨广继位后,为摆脱那些有威望的大臣掣肘,所以如今只有一个苏威任纳言,而内史令和尚书令都没有授人,甚至右右仆射这两个尚书省的副官都没授人。
三省除了门下省纳言,尚书省如今只以左右丞主持,内史省也只以侍郎主持,为了让心腹虞世基等人能行宰相之实权,杨广不得不给他们加了个参与政事的头衔。
现在有这头衔的就五人,便是称之为大业五贵的苏威、裴蕴、裴世矩、虞世基以及宇文述。
宇文述还有辽西,此时另四贵都在,他们看过奏章后,都没急着开口。
“不知此奏折何人所上?”虞世基先问。
“你先别管谁上的,就说写的如何吧?”
虞世基暗暗打量皇帝眼色,认定皇帝很赞同这个奏章,于是便道,“可行,而且很不错。”这就是虞世基这些年一直受宠的原因,他对皇帝的建言,根本不是按事实出发,而完全是看皇帝的喜好来做出的,真正的一味谄媚奉上。
另三人也都点头,说可行。
“嗯,既然四位爱卿都说好,那罗成这道奏章就是真的好了。那就照章拟旨,如此处置叛军。另,给罗成降旨,召他到洛阳来面圣见君,朕已经有些迫不急待要见到这位功勋之臣了。”
皇帝哈哈大笑。
虞世基等人这才知道,原来这道奏章居然是由罗成所写,心里暗暗吃惊。
看皇帝这高兴样,还不知道罗成这次面圣后,会如何受宠呢。
看来,大业五贵马上就要变成大业六贵了。
涿郡。
皇帝杨广的车驾入关,抵达涿郡临朔行宫。
此时,骁果六军皆退入关内,而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六军也自辽东撤退,此时正在辽西加速撤返途中。
各军撤退井然有序,连宇文述他们六军也几乎没有伤亡,这也多亏已经攻占了辽东和新城这两大要塞,有罗艺他们殿后留守,高句丽人没敢追击。
虽说斛斯政叛逃入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人对于如今隋军突然撤退有了清楚的了解,但他们还是拒绝了斛斯政的追击要求。
此时的国内城,暂时松了口气,来犯隋军撤离,他们哪有心思去追,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当隋二次东征突然结束,大军西归后,高句丽人也就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新的事实,那就是渊太祚的东部集团,以及乙支文德他们支持的王室之间的矛盾。
大敌当前,两边还能暂时相忍,可外敌一走,内乱必生。
当杨广刚渡辽河,宇文述他们都还刚撤到新城一带时,原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已经在扶余城召集兵马。
召集兵马不是要追击隋军,反击做战,收复失守诸城。
他是要召集东部联盟的各路兵马,要率兵前往国内城,准备逼高建武和乙支文德把渊太祚交出来。
那边召集兵马,这边乙支文德自然也是立即着手准备,两边剑拔弩张,暂时还没打起不来,不过是因为隋军还没完全撤离。
任由斛斯政这个汉奸如何上窜下跳,高句丽人都没空理会。
临朔行宫。
“陛下,捷报!”
“齐国公奏捷!”
侍者欣喜的入殿禀报。
“罗成又报捷了?”皇帝心情大好,虽然匆匆撤返,可毕竟撤退的也还顺利,再者刚过临渝关时就收到个好消息,罗成兄弟回师迅速,已经连平了叛军两路兵马,先降王薄再败王勇,降俘十万叛军。
而张须陀裴仁基在虎牢关下,也是击退了杨玄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河间杨善会、杜如晦也把李密阻拦不得北上。
“快告诉朕,又是打了什么大胜仗!”
“禀陛下,齐国公自南阳发来八百里加快捷报,五月十三日,于南阳新野擒斩伪楚帝杨玄感,并擒斩杨贼兄弟杨玄纵等五人,擒得叛军五万余,阵斩八千余人。”
一听这个消息,杨广忍不住腾的站了起来。
“杨玄感被擒斩了?”
“回陛下,这后面附有详细的剿灭叛军经过呢,杨玄感一路西逃,在南阳城下攻城三日,欲破城夺粮,裴仁基和卫文升率六万兵马赶到,一日十战,十战皆胜,叛军崩溃,一路南逃。而罗帅早就率领八千轻骑赶到南阳之南的新野拦截溃军,一日夜俘贼数万。”
“罗帅亲自拦下杨玄感,并与之交手,槊挑杨玄感,斩他于马下。”
“壮哉,想不到罗成居然能够单杀杨玄感,真是厉害。”
“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心里痛快万分。
他对杨玄感那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他,此时只怕东征大军已经围攻国内城了,二次东征就会胜利,高句丽就能灭亡。
正是这个杨玄感,害他再次东征失败。
而且杨玄感的叛让,让他极恼怒的还在于他曾经那么信任于他了,结果他却在背后捅他刀子,尤其是他带了极差的头。
“陛下,卫文升已经将杨氏兄弟处以磔刑。”
“便宜他们了,应当将他们抓回来,让百官以箭射之,再处以车裂之刑,然后再凌迟,最后磔,再挫骨扬灰,焚之。”
几名内侍都跪下。
“恭喜陛下,平灭叛逆。”
杨玄感做乱,前后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旋起旋灭。
可杨广的脸色却又沉默下来,皇帝不开心。
就因为杨玄感这样一个跳梁小丑,致他二次东征大败。
“陛下,卫文升也有本上奏,他弹劾齐国公姑息养奸,放纵逆党。”
内侍递上卫文升的奏折,杨广看过。
“那些贼子,居然如此响应杨逆,都该杀。”
“陛下,齐国公也另有本上奏。”
罗成早料定卫文升会弹劾他,于是另写了个奏章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请求把那些降俘的叛军,都流放到辽东四郡以充实辽东,让他们开荒拓土,以供养军需。
本来还对罗成很不满意的杨广,看到这奏章后不由的沉默。
半天后,杨广叹声气,“罗成虽年轻,但却实有出将入相之才能,你看他在这俘虏的处置问题上,眼光和手段就都比卫文升强的多。杀光虽能解一时之气愤,但确实不如流放到辽东去。”
“召虞世基他们前来。”
皇帝旨意,几位带有参与朝政衔的宰相就都来了。
虞世基几人也听说了南阳大捷消息,进来就恭喜皇帝。
“嗯,诸位爱卿先看看这道奏折。”
大隋宰相本来就是三省的长官,尚书令、内史令和纳言。三省本来是门下省和中书省以及门下省的,不过杨家为了避讳杨忠的忠字,于是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改门下侍中为纳言,但三省还是三省,这三高官官也就是当朝宰相。
不过杨广继位后,为摆脱那些有威望的大臣掣肘,所以如今只有一个苏威任纳言,而内史令和尚书令都没有授人,甚至右右仆射这两个尚书省的副官都没授人。
三省除了门下省纳言,尚书省如今只以左右丞主持,内史省也只以侍郎主持,为了让心腹虞世基等人能行宰相之实权,杨广不得不给他们加了个参与政事的头衔。
现在有这头衔的就五人,便是称之为大业五贵的苏威、裴蕴、裴世矩、虞世基以及宇文述。
宇文述还有辽西,此时另四贵都在,他们看过奏章后,都没急着开口。
“不知此奏折何人所上?”虞世基先问。
“你先别管谁上的,就说写的如何吧?”
虞世基暗暗打量皇帝眼色,认定皇帝很赞同这个奏章,于是便道,“可行,而且很不错。”这就是虞世基这些年一直受宠的原因,他对皇帝的建言,根本不是按事实出发,而完全是看皇帝的喜好来做出的,真正的一味谄媚奉上。
另三人也都点头,说可行。
“嗯,既然四位爱卿都说好,那罗成这道奏章就是真的好了。那就照章拟旨,如此处置叛军。另,给罗成降旨,召他到洛阳来面圣见君,朕已经有些迫不急待要见到这位功勋之臣了。”
皇帝哈哈大笑。
虞世基等人这才知道,原来这道奏章居然是由罗成所写,心里暗暗吃惊。
看皇帝这高兴样,还不知道罗成这次面圣后,会如何受宠呢。
看来,大业五贵马上就要变成大业六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