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卅六章 乡野故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开启种田文模式……)
琴袖走之前曾留了一个心眼,叫明珠带着钱去找李沛,把他们逃跑一事说给他知道。李沛一接获消息便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衢州府一旦知道上报给朝廷,那皇上知道了一定会派人追杀搜查。
等他夫人周氏来了,才说保住了萧老爷,就知道这个消息,她虽以为此计鲁莽,但想来与其让理王一家待在一处坐困愁城,说不定还是逃跑好一些。于是二人焦急之下又打听着朝中消息。
果不其然,朝廷知道之后以理王擅离藩封为由,削除了理王的爵位,废为庶人,并派锦衣卫大肆搜捕,一定要逮到理王不可。
他们尚且不知,理王一家已经逃窜到了庆元县山林之中悄悄掩藏起来。这里地处闽浙交界,与外世隔绝,音讯难通,就连朝廷征发赋税都很不爱去这种地方。
东南而下便是寿宁县,一连几处都很贫苦。理王花了二三两银子就盘下一块无主地来,从未做过农活的他因人生地不熟加之不能随意曝露身份,只能充作农户,自耕自养。
他们一家在庆元县一户村庄住了下来,一晃就是数月。开春以后撒种耕地,黄乘和王妃都下地干过活,所以知道耕种之道。本来是不让理王来耕地种田的,但理王不肯,说自己不能吃白饭,硬是吵着学。
不想春耕插秧,理王插了一行就累得倒在地上,直叫道:“这种地比习武还累。”
他没想到这一亩地这么大,要种的东西如此的多,便问道:“我说,我们就种一行不就得了?这样累人!”
黄乘乃笑:“爷说笑话了,就种这一行够吃什么?一家如今六张嘴,就是都种满了,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有呢!”
理王便说:“你也说笑话了,我看这一把稻米鼓鼓满满的,哪里不够吃?”
王妃陈氏哈哈大笑起来说:“王爷见过稻米长啥样?一把稻米还不填不满一小碗子呢!一年三百六十五,一日三顿地这么吃,就是满满种上一亩地,哪天风来了雨来了或又没有水,稻子不抽穗,这一茬就算是黄了。”
理王便哀哀叹气:“这么说,百姓可怎么活呀。”
正在抱怨的时候,琴袖提着一个竹篮子笑呵呵朝这里走来,轻轻一声唤说:“都累了吧,快河边洗洗手,来吃饼。”
理王一屁股坐在田垄上,一手揩着汗,一手接过琴袖递来的陶罐咕嘟咕嘟喝了一大碗,就叫起来:“真甜!”
琴袖道:“这是山泉水,昨儿我去卖布时候,顺带溪边灌来的。”原来琴袖身子娇弱不能自事生产,所以买了一架机杼,在家中以纺织为业,偶尔又刺绣谋生,现下还没种出米粮,一家子就指赖她手艺过活。
花霰则在旁帮忙,也事蚕桑纺织,加之还有一些余钱,一家子过得和和美美,无忧无虑。
理王刚喝了一碗,觉得就是京城玉泉山的泉水也没有这个好喝,比那深宫大院的贡水好上一百倍,惊叹天下之至味就在民间。想毕又取过一个大肉饼子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琴袖虽是小姐出身,做的菜手艺却很好。饼子又软肉又烂,油光光的甚是喜人。
理王觉得好吃得登天了,叫道:“什么饼这么好吃!”
琴袖笑道:“昨儿个隔壁王大娘教我怎么做的,今日跟她又学着做了几个,挑了些送给她吃,这些给你们点饥吃。”
理王惊叹道:“王大娘的手艺比光禄寺还好!”才吃了一个又伸手去篮子里拿,被琴袖用手一拍手背道:“馋嘴猫,一共三个,都给你吃去了?”
理王嘟嘟囔囔:“也不多做一个,这半天饿死我。”
这话说得众人笑将起来,黄乘忙道:“我不饿,王爷吃吧。”理王便伸手真去拿,琴袖一把把篮子抱住,递给黄乘道:“黄管家累了,别纵了王爷小孩子的性儿。”
黄乘这才笑纳。
理王又一屁股坐在田垄上,看着黄乘吃饼,那叫一个望眼欲穿,把琴袖逗得前仰后合,抿嘴笑起来:“王爷,好好种田,等丰收那日咱们再好好庆贺。”
理王嘟哝:“哪等到那日,怕是到那日我便累死了。”
琴袖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笑道:“王爷自己深宫大院长大,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老百姓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种出来的,才没这一会儿就抱怨起来,哪天遭了灾更别活了。”
陈氏又道:“爷只当钱粮天上掉下来的,哪里晓得里面多少辛苦。就说萧妹子为了织布养活一家,每日熬得眼圈红了,王爷还嫌她呢。”
理王听后,垂首无语。末了,长长一叹说:“这些事,若不是我亲身经历,一辈子也不会信的。”
琴袖也知他虽不受宠,到底是个王爷,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见识见识倒是好的,只是做不惯这些事,不如给他寻个清闲些的差事。正在想时,就听见花霰在背后喊:“爷!姑奶奶!快过来!村东张家今日给饭吃,快去吧!”
理王正吃了一个饼还不足兴,一听给饭吃,拍着手就去了,可把琴袖好好笑了笑。那张家是村里小小地主,家里殷实,乐善好施。今日是开耕插秧的日子,他请自家手下佃农庄客①吃饭,顺带着请村里人都去呢。
他们一家住在村里,只不过以外乡寓居之名住着,理王自称黄理,大家都叫他一声爷,叫陈氏姑奶奶,叫琴袖姨奶奶。
没几天村里人都熟悉他们了,一则是看见琴袖美貌,二则是看重理王英俊,上上下下都不以他们为寻常人,各自猜想是什么官宦之后,以归农为乐。
张地主是个甚好的人,家里摆了二十几桌随请随吃,不够的还自管去厨房拿取,理王一家到了之后,看见一村子的人都已经在吃了,桌上满满的鸡鸭鱼肉,肚子便叫起来,但先跟张地主问了好,张地主忙请他们坐下吃饭。
张地主先笑:“我们都是庄稼人,吃的也是寻常庄稼人吃的粗物,入不了黄先生的眼。”
理王赶紧推谢一番说:“蒙张公至美之意,擅造府上,已是罪过,岂有嫌弃之理?”
这话听得一些小孩儿手里拿着个鸡腿在背后咯咯咯笑个不停,理王不解地看着他们,小孩便说:“听不懂,听不懂,说话酸兮兮,秀才放臭屁!”
这是周老伯和王大娘家的孩子,周老伯一听,赶紧把孩子拉过来,一巴掌拍在屁股上骂道:“小黄狗子!叫你胡说!叫你胡说!”一面朝理王笑道:“小孩子家不懂事,黄老爷别笑。”
王大娘也一把抢过孩子的鸡腿,把自家外孙也按在地上骂道:“快给黄老爷赔不是!快!”
那孩子没了鸡腿,大哭大闹就是不肯依。琴袖走近,一把抱起他,摸着他的头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能说跪就跪。”
那孩子一面抓着琴袖的头发,一面哭着说:“我要吃鸡腿,我要吃鸡腿!”
理王也不气恼他,走进了摸摸他的头说:“小孩子要志向远大,鸡腿今后有的是,但是做人没有志气,就是一辈子的事。来,不哭,今后黄叔教你读书写字,多读书人就有眼光了。”
小孩子听后不太哭了,虽不太懂但也听懂了两三分。
王大娘忙拜说:“阿弥陀佛,我们家孩子哪有那个造化!黄老爷不说折煞他,就是读书的钱我们也出不起。”
琴袖笑着说:“教人读书还收什么钱呢,你们只管来就是了。小孩子不读书,就不懂立身立德、立言立行,将来只做小家子,做不了大丈夫,干不了大事业。”
众人看他们这番气度,都觉得很神奇。那些个村里的农户纷纷说:“这真是大户人家的教养气派了。”
张地主觉得理王一家不俗,忙起手称赞说:“黄老爷从外乡来,不知本地情况,我们庆云是极贫苦的地方,别说这里,就是大县城里也没有几个教书先生,十年了,连我们这一里②,方圆十里内十年都出不了一个秀才。若是黄先生不嫌弃,教教我们这些娃儿,不说能做什么事业,识两个字也是好的。”
村里人忙说:“是啊是啊,黄老爷答应我们吧,那就是我们的大恩人了。”原来这里的人十个里九个不认识字的,一听理王方才言语,都赶着求他。
“这有何难!”理王便说,“你们谁家有孩子要来的,都到我家来,分文不取。”
这一说,众人都叫好起来,左右言谢,把他看成大恩人了。张地主便说:“一分不给也罪过,这样,我和手下人每人出几分银子,我们一年给黄老爷凑出十两银子来孝敬您,就当是学费。”
那些庄客急忙说:“东家说得对!我们虽是一穷二白的人,凑一分银子尽尽心意也好。”
理王忙说不必,耐不住村里人热情的性子,只好答应下来。
琴袖便说:“我看女孩子也不能只是一味晾在一边,既是我们爷教孩子念书,女孩子也要识字读书,将来做个好姑娘啊。叫她们跟着我认字学做女红,一定能成事。”
村里人听了更欢喜,又是菩萨又是念佛,只当是神仙来了,造化他们了。
看着他们一张张朴实的脸,不知怎么,理王一股热泪从脸上淌了下来,收也收不住。
(开启种田文模式……)
琴袖走之前曾留了一个心眼,叫明珠带着钱去找李沛,把他们逃跑一事说给他知道。李沛一接获消息便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衢州府一旦知道上报给朝廷,那皇上知道了一定会派人追杀搜查。
等他夫人周氏来了,才说保住了萧老爷,就知道这个消息,她虽以为此计鲁莽,但想来与其让理王一家待在一处坐困愁城,说不定还是逃跑好一些。于是二人焦急之下又打听着朝中消息。
果不其然,朝廷知道之后以理王擅离藩封为由,削除了理王的爵位,废为庶人,并派锦衣卫大肆搜捕,一定要逮到理王不可。
他们尚且不知,理王一家已经逃窜到了庆元县山林之中悄悄掩藏起来。这里地处闽浙交界,与外世隔绝,音讯难通,就连朝廷征发赋税都很不爱去这种地方。
东南而下便是寿宁县,一连几处都很贫苦。理王花了二三两银子就盘下一块无主地来,从未做过农活的他因人生地不熟加之不能随意曝露身份,只能充作农户,自耕自养。
他们一家在庆元县一户村庄住了下来,一晃就是数月。开春以后撒种耕地,黄乘和王妃都下地干过活,所以知道耕种之道。本来是不让理王来耕地种田的,但理王不肯,说自己不能吃白饭,硬是吵着学。
不想春耕插秧,理王插了一行就累得倒在地上,直叫道:“这种地比习武还累。”
他没想到这一亩地这么大,要种的东西如此的多,便问道:“我说,我们就种一行不就得了?这样累人!”
黄乘乃笑:“爷说笑话了,就种这一行够吃什么?一家如今六张嘴,就是都种满了,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有呢!”
理王便说:“你也说笑话了,我看这一把稻米鼓鼓满满的,哪里不够吃?”
王妃陈氏哈哈大笑起来说:“王爷见过稻米长啥样?一把稻米还不填不满一小碗子呢!一年三百六十五,一日三顿地这么吃,就是满满种上一亩地,哪天风来了雨来了或又没有水,稻子不抽穗,这一茬就算是黄了。”
理王便哀哀叹气:“这么说,百姓可怎么活呀。”
正在抱怨的时候,琴袖提着一个竹篮子笑呵呵朝这里走来,轻轻一声唤说:“都累了吧,快河边洗洗手,来吃饼。”
理王一屁股坐在田垄上,一手揩着汗,一手接过琴袖递来的陶罐咕嘟咕嘟喝了一大碗,就叫起来:“真甜!”
琴袖道:“这是山泉水,昨儿我去卖布时候,顺带溪边灌来的。”原来琴袖身子娇弱不能自事生产,所以买了一架机杼,在家中以纺织为业,偶尔又刺绣谋生,现下还没种出米粮,一家子就指赖她手艺过活。
花霰则在旁帮忙,也事蚕桑纺织,加之还有一些余钱,一家子过得和和美美,无忧无虑。
理王刚喝了一碗,觉得就是京城玉泉山的泉水也没有这个好喝,比那深宫大院的贡水好上一百倍,惊叹天下之至味就在民间。想毕又取过一个大肉饼子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琴袖虽是小姐出身,做的菜手艺却很好。饼子又软肉又烂,油光光的甚是喜人。
理王觉得好吃得登天了,叫道:“什么饼这么好吃!”
琴袖笑道:“昨儿个隔壁王大娘教我怎么做的,今日跟她又学着做了几个,挑了些送给她吃,这些给你们点饥吃。”
理王惊叹道:“王大娘的手艺比光禄寺还好!”才吃了一个又伸手去篮子里拿,被琴袖用手一拍手背道:“馋嘴猫,一共三个,都给你吃去了?”
理王嘟嘟囔囔:“也不多做一个,这半天饿死我。”
这话说得众人笑将起来,黄乘忙道:“我不饿,王爷吃吧。”理王便伸手真去拿,琴袖一把把篮子抱住,递给黄乘道:“黄管家累了,别纵了王爷小孩子的性儿。”
黄乘这才笑纳。
理王又一屁股坐在田垄上,看着黄乘吃饼,那叫一个望眼欲穿,把琴袖逗得前仰后合,抿嘴笑起来:“王爷,好好种田,等丰收那日咱们再好好庆贺。”
理王嘟哝:“哪等到那日,怕是到那日我便累死了。”
琴袖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笑道:“王爷自己深宫大院长大,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老百姓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种出来的,才没这一会儿就抱怨起来,哪天遭了灾更别活了。”
陈氏又道:“爷只当钱粮天上掉下来的,哪里晓得里面多少辛苦。就说萧妹子为了织布养活一家,每日熬得眼圈红了,王爷还嫌她呢。”
理王听后,垂首无语。末了,长长一叹说:“这些事,若不是我亲身经历,一辈子也不会信的。”
琴袖也知他虽不受宠,到底是个王爷,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见识见识倒是好的,只是做不惯这些事,不如给他寻个清闲些的差事。正在想时,就听见花霰在背后喊:“爷!姑奶奶!快过来!村东张家今日给饭吃,快去吧!”
理王正吃了一个饼还不足兴,一听给饭吃,拍着手就去了,可把琴袖好好笑了笑。那张家是村里小小地主,家里殷实,乐善好施。今日是开耕插秧的日子,他请自家手下佃农庄客①吃饭,顺带着请村里人都去呢。
他们一家住在村里,只不过以外乡寓居之名住着,理王自称黄理,大家都叫他一声爷,叫陈氏姑奶奶,叫琴袖姨奶奶。
没几天村里人都熟悉他们了,一则是看见琴袖美貌,二则是看重理王英俊,上上下下都不以他们为寻常人,各自猜想是什么官宦之后,以归农为乐。
张地主是个甚好的人,家里摆了二十几桌随请随吃,不够的还自管去厨房拿取,理王一家到了之后,看见一村子的人都已经在吃了,桌上满满的鸡鸭鱼肉,肚子便叫起来,但先跟张地主问了好,张地主忙请他们坐下吃饭。
张地主先笑:“我们都是庄稼人,吃的也是寻常庄稼人吃的粗物,入不了黄先生的眼。”
理王赶紧推谢一番说:“蒙张公至美之意,擅造府上,已是罪过,岂有嫌弃之理?”
这话听得一些小孩儿手里拿着个鸡腿在背后咯咯咯笑个不停,理王不解地看着他们,小孩便说:“听不懂,听不懂,说话酸兮兮,秀才放臭屁!”
这是周老伯和王大娘家的孩子,周老伯一听,赶紧把孩子拉过来,一巴掌拍在屁股上骂道:“小黄狗子!叫你胡说!叫你胡说!”一面朝理王笑道:“小孩子家不懂事,黄老爷别笑。”
王大娘也一把抢过孩子的鸡腿,把自家外孙也按在地上骂道:“快给黄老爷赔不是!快!”
那孩子没了鸡腿,大哭大闹就是不肯依。琴袖走近,一把抱起他,摸着他的头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能说跪就跪。”
那孩子一面抓着琴袖的头发,一面哭着说:“我要吃鸡腿,我要吃鸡腿!”
理王也不气恼他,走进了摸摸他的头说:“小孩子要志向远大,鸡腿今后有的是,但是做人没有志气,就是一辈子的事。来,不哭,今后黄叔教你读书写字,多读书人就有眼光了。”
小孩子听后不太哭了,虽不太懂但也听懂了两三分。
王大娘忙拜说:“阿弥陀佛,我们家孩子哪有那个造化!黄老爷不说折煞他,就是读书的钱我们也出不起。”
琴袖笑着说:“教人读书还收什么钱呢,你们只管来就是了。小孩子不读书,就不懂立身立德、立言立行,将来只做小家子,做不了大丈夫,干不了大事业。”
众人看他们这番气度,都觉得很神奇。那些个村里的农户纷纷说:“这真是大户人家的教养气派了。”
张地主觉得理王一家不俗,忙起手称赞说:“黄老爷从外乡来,不知本地情况,我们庆云是极贫苦的地方,别说这里,就是大县城里也没有几个教书先生,十年了,连我们这一里②,方圆十里内十年都出不了一个秀才。若是黄先生不嫌弃,教教我们这些娃儿,不说能做什么事业,识两个字也是好的。”
村里人忙说:“是啊是啊,黄老爷答应我们吧,那就是我们的大恩人了。”原来这里的人十个里九个不认识字的,一听理王方才言语,都赶着求他。
“这有何难!”理王便说,“你们谁家有孩子要来的,都到我家来,分文不取。”
这一说,众人都叫好起来,左右言谢,把他看成大恩人了。张地主便说:“一分不给也罪过,这样,我和手下人每人出几分银子,我们一年给黄老爷凑出十两银子来孝敬您,就当是学费。”
那些庄客急忙说:“东家说得对!我们虽是一穷二白的人,凑一分银子尽尽心意也好。”
理王忙说不必,耐不住村里人热情的性子,只好答应下来。
琴袖便说:“我看女孩子也不能只是一味晾在一边,既是我们爷教孩子念书,女孩子也要识字读书,将来做个好姑娘啊。叫她们跟着我认字学做女红,一定能成事。”
村里人听了更欢喜,又是菩萨又是念佛,只当是神仙来了,造化他们了。
看着他们一张张朴实的脸,不知怎么,理王一股热泪从脸上淌了下来,收也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