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无间道的悲剧意识(这章高能!慎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齐志文在电脑前敲下第一句话。
“要问现在国内最火的电影是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无间道。
导演韩秋在《调音师》《毛骗》之后直接激战影坛,并推出了无间道两部电影。该片在与梦幻之恋这种大制作,顶级特效的大片狭路相逢的情况下,异军突起,上映两周,票房就超过五千万港元,最终以香江1.2亿,内地8.5亿的票房傲视群雄!
不可否认的是,无间道并没有掘弃商业片的元素,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那些商业元素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影片力邀香港电影金像奖四位影帝梁潮伟、刘德桦、黄秋声、曾志韦同台飙戏,很有给持续低迷的香江电影一针强心剂的意味。
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商业元素,但影片却有着极其严肃的思想内核。从影片的片名看,所谓“无间道”,其实讲的是人物命运,讲人生的错位。“无间”二字意指佛教中的“无间地狱”。
“无间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个地狱之一,意为刑罚永不间断,是八大地狱之中最苦的一个。影片围绕着两个身份本不该属于自己,互为警察和黑帮卧底的陈永仁和刘建明而展开,众多角色的逐一登场,将一个“无间地狱”的悲剧史诗呈现在观众面前。
现在,本文就通过无间的几大悲剧给大家一一分析这部影片的真正含义。
一、时无间—时代之悲剧。
导演韩半仙曾经说过:“《无间道》只有在香港这样的大环境下,才能拍出一种晦涩的绝望。”香江从被割让到回归,沧桑百年,好比一个政治、文化上的“流亡者”,存在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也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而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困境。
因而,解读《无间道》系列电影,“时间”始终都是个关键词。故事从1991年到2002年,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如果说电影的第一步只能说是小品的话,那么第二部韩半仙的野心直指史诗:“影片恢弘的叙述了倪氏家族的衰落与韩琛势力的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讲,倪氏家族的衰落象征着香江耻辱的殖民地历史的终结,而作为新兴势力的韩琛势力崛起则象征着香江政治回归后香江新的历史与神话的序曲。
而第二部最后,黄警官将墙上的倪永孝照片换成韩琛的新晋匪首,而这个片段的背景则是中英主权的交接仪式。这两件看来毫不相干的事情被韩半仙组合在一起显得意味深长。这为影片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使得在气度上瞬间有了极大的提高,其政治寓言性不言自明。
再者,是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主角。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角色,每一个都是由两个人扮演的,一个扮演青年,一个中年。而这里的寓意依然是时间!
韩半仙反复播放那首歌《被遗忘的时光》,试图透过这首“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厚”的哀婉乐曲提醒观众时间的存在,“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互不相识的刘建明与陈永仁在音像店第一次碰面,这两个不久就要拔刀相向的男人竟然坐在一起欣赏着这段音乐。但是最后,这儿两个人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时间不断向前演进,时间背后的真相逐渐显得昭然若揭,它与表面看到的往往大相径庭。导演正是用两个不同的演员来暗示着时间的“残酷性”,时间将包括人的面目在内一切曾拥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都毁坏的面目全非,这是时间流转、时代变迁的悲剧。
二、相无间——角色之悲剧。
《无间道》系列电影,如果要说真正的主角,那应该是“命运”,这是一个讲述命运、宿命论色彩极浓的电影。在这部系列电影里,主要人物的戏份是比较平均的,这正是一种史诗式的叙事方法。我们不可能将众多人物一一分析,而只是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来谈。
1、刘建明。
刘建明是无间道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他因为迷恋韩琛的女人玛丽姐而加入黑帮,之后又受到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当卧底。
对于刘建明而言,玛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玛丽把他拉入无间地狱中的。第二部中,刘建明向玛丽示爱,但是却被无情拒绝。由爱生恨的他直接向倪氏家族透露了她的信息,并接他人之手将玛丽杀害。
但刘建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在第二部他可以干脆利落杀掉倪坤,可以毫不留情杀掉玛丽,可谓是坏人。但第一部中,他又想做一个好人。
良心发现吗?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
我们反过来纵观整个主题——无间道。为什么要取这个片名,又有何意味。其实,往往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实就是精华。
韩半仙在两部的开头和结尾都做了阐述。
对,就是那几句佛经。
无间地狱,乃是佛教中最恐怖的地狱,几乎是永世不得超生。而刘建明出身黑社会,为了给黑社会提供情报,却去当警察,在当警察期间,他的事业爱情平步青云,但是由于黄警官的死他良心发现,使他有了当好人的欲望。
但终究,他还是摆脱不了他黑社会真正身份的本质,在好人的欲望和邪恶的过去之间,刘建明堕入无间地狱。
在影片的第一部末尾,刘建明在陈永仁的墓碑前的那次敬礼显得意味深长,而那句“我想和他换”更是值得玩味。这说明,他和陈永仁本质上是惺惺相惜的。他并非生来属于邪恶,他只是在好人与恶人的人格下做出了不当的选择,这是刘建明悲剧的更深层面。
如果无间道有第三部的话,刘建明以后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
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在两种人格的交替下,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刘建明的精神就如同受到无间地狱的刑罚,直至崩溃。
2、陈永仁。
原为警校优秀学员的陈永仁,因为隐瞒了其黑社会老大私生子的身份而被加之开除警校的处分,实际上他秘密被获派了黄警官的卧底任务。
但伴随着其上司黄警官的意外死亡,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寻回自己的身份。
无论是陈永仁还是刘建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存在被错置,他们试图寻回本来的身份,但是却在无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陈永仁死于枪下,而刘建明则险象环生,但却生不如死,依照“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刘建明的“寿长”正是无间之苦的最高形式。
在《无间道》影片中陈永仁与黄警官、韩琛都有类似于父子的关系,但是正是黄警官击毙了自己的哥哥倪永孝,而大哥韩琛却三番五次设计试探陈永仁,使陈永仁几次都险些命丧黄泉。
陈永仁长期的双面效忠使得他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即“无间地狱”。刘建明的同事把陈永仁击毙后,陈永仁的尸体被卡在电梯口,电梯门不断开合,正象征着陈永仁悲剧的无间命运。
三、生死无间——宿命的悲剧。
《无间道》这部电影,处处充满了密码、象征、暗扣,也充满了宿命。电影中的“宿命”的意思是指一切都是早已被注定了的,也可以笼统的理解为“命运”,即“命中注定”。贯穿于电影的那首《被遗忘的时光》,主题旋律般哀伤而优美的弥漫其中,彷佛是某种超越的时空的存在,它亦超越是非、生死。
1、韩琛:一将功成万骨枯!
电影中,韩琛一直反复说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电影第一集中韩琛开头就说了这句话,但紧接着他还声明他不相信这句话,因为那是“算命的说的”,韩琛当时已经达到了独当一面的大哥地位,自然以为自己可以嘲笑宿命,而且依靠自己的“自由选择”来实现对于宿命的超越。但是韩琛最终并没有逃脱自己的宿命,他意外的被想要洗底做好人的刘建明击毙了。
而在刘建明将韩琛杀死后,他说了一句“你挑的”。作为对韩琛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路怎么走,你们自己选”这句话的嘲讽,这亦是命运对于韩琛的嘲讽:再强的强者,也有“枯”的时候,不是自己让别人“枯”,就是别人让自己“枯”,没人能掌控得了这种宿命的进程,因为那其实就是黑社会的存在法则。
2、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
比起刘建明一直暗无天日的沉沦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中的苦恼,陈永仁显然要幸运的多。
假如我们反观陈永仁的出身,我们便可以发现,实际上陈永仁当卧底,不得不说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在警校时表现优异,并有极强的观察力记忆力。
他有黑帮的血统,对于在警校学习的他来说,当卧底几乎就是命定的事。但是他的警察身份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与黑社会的天然血缘关系相抗衡,也使他遁入“无间地狱”。
“我是警察”这句话,道出了陈永仁的生命意义和命运。他要为这个身份而牺牲自己的邪恶背景,也要为寻回这个身份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3、刘建明:我想做一个好人!
刘建明是个彻底的处在绝望环境下的角色。
实际上如果说陈永仁选择找到警察中的内鬼,然后恢复警察身份这条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刘建明则是无从选择的。他选择自首,那么必然面临牢狱之灾;倘若他选择杀死韩琛等人来“洗底”,则他又必须为他杀死的人付出代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建明才是真正在“无间地狱”里挣扎的永无法超脱的灵魂。
从他答应做韩琛的棋子,这一切就注定了!
4、倪永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就电影界的常规来说,一部电影的第二集不会比第一集出色。然而《无间道》的续集却没有观众失望,续集的拍摄水平竟然在第一集的程度上被提高、深化了。
倪永孝有个口头禅:“爸爸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对于父辈的深信不疑和尊敬,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倪永孝对于这句话中流露出的宿命意识的赞同。即倪永孝深知黑帮这条路迟早会让人深陷不测无法回头,但倪永孝身为家庭重要成员,对于家族的事业无法拒绝,这是他的宿命。
他的悲剧在于他的结局:自己因为逃过死劫的韩琛而被击毙,家庭亦被韩琛全部杀害,事业也转易到韩琛手下。到此为止,他所拼命维护的有价值的事物都被悉数毁灭。这就是倪永孝作为黑社会家族成员的宿命。
..........
整个《无间道》电影,以刘建明、陈永仁这两个身份倒错的人物为主线,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史诗式的故事,它将香江以往黑帮电影中简单的兄弟情义,简单的正邪交锋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无间道》还将香港电影从泛滥成灾的火爆枪战、肤浅的主题表达中拯救出来,赋予电影更深刻的内涵和悲剧意识。总之,把它作为“21世纪香江电影第一经典”丝毫不算过誉。
以上,只是我一些个人的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再次感谢韩半仙,为我们带来这一场史诗级的心灵洗礼!
齐志文在电脑前敲下第一句话。
“要问现在国内最火的电影是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无间道。
导演韩秋在《调音师》《毛骗》之后直接激战影坛,并推出了无间道两部电影。该片在与梦幻之恋这种大制作,顶级特效的大片狭路相逢的情况下,异军突起,上映两周,票房就超过五千万港元,最终以香江1.2亿,内地8.5亿的票房傲视群雄!
不可否认的是,无间道并没有掘弃商业片的元素,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那些商业元素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影片力邀香港电影金像奖四位影帝梁潮伟、刘德桦、黄秋声、曾志韦同台飙戏,很有给持续低迷的香江电影一针强心剂的意味。
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商业元素,但影片却有着极其严肃的思想内核。从影片的片名看,所谓“无间道”,其实讲的是人物命运,讲人生的错位。“无间”二字意指佛教中的“无间地狱”。
“无间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个地狱之一,意为刑罚永不间断,是八大地狱之中最苦的一个。影片围绕着两个身份本不该属于自己,互为警察和黑帮卧底的陈永仁和刘建明而展开,众多角色的逐一登场,将一个“无间地狱”的悲剧史诗呈现在观众面前。
现在,本文就通过无间的几大悲剧给大家一一分析这部影片的真正含义。
一、时无间—时代之悲剧。
导演韩半仙曾经说过:“《无间道》只有在香港这样的大环境下,才能拍出一种晦涩的绝望。”香江从被割让到回归,沧桑百年,好比一个政治、文化上的“流亡者”,存在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也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而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困境。
因而,解读《无间道》系列电影,“时间”始终都是个关键词。故事从1991年到2002年,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如果说电影的第一步只能说是小品的话,那么第二部韩半仙的野心直指史诗:“影片恢弘的叙述了倪氏家族的衰落与韩琛势力的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讲,倪氏家族的衰落象征着香江耻辱的殖民地历史的终结,而作为新兴势力的韩琛势力崛起则象征着香江政治回归后香江新的历史与神话的序曲。
而第二部最后,黄警官将墙上的倪永孝照片换成韩琛的新晋匪首,而这个片段的背景则是中英主权的交接仪式。这两件看来毫不相干的事情被韩半仙组合在一起显得意味深长。这为影片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使得在气度上瞬间有了极大的提高,其政治寓言性不言自明。
再者,是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主角。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角色,每一个都是由两个人扮演的,一个扮演青年,一个中年。而这里的寓意依然是时间!
韩半仙反复播放那首歌《被遗忘的时光》,试图透过这首“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厚”的哀婉乐曲提醒观众时间的存在,“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互不相识的刘建明与陈永仁在音像店第一次碰面,这两个不久就要拔刀相向的男人竟然坐在一起欣赏着这段音乐。但是最后,这儿两个人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时间不断向前演进,时间背后的真相逐渐显得昭然若揭,它与表面看到的往往大相径庭。导演正是用两个不同的演员来暗示着时间的“残酷性”,时间将包括人的面目在内一切曾拥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都毁坏的面目全非,这是时间流转、时代变迁的悲剧。
二、相无间——角色之悲剧。
《无间道》系列电影,如果要说真正的主角,那应该是“命运”,这是一个讲述命运、宿命论色彩极浓的电影。在这部系列电影里,主要人物的戏份是比较平均的,这正是一种史诗式的叙事方法。我们不可能将众多人物一一分析,而只是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来谈。
1、刘建明。
刘建明是无间道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他因为迷恋韩琛的女人玛丽姐而加入黑帮,之后又受到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当卧底。
对于刘建明而言,玛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玛丽把他拉入无间地狱中的。第二部中,刘建明向玛丽示爱,但是却被无情拒绝。由爱生恨的他直接向倪氏家族透露了她的信息,并接他人之手将玛丽杀害。
但刘建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在第二部他可以干脆利落杀掉倪坤,可以毫不留情杀掉玛丽,可谓是坏人。但第一部中,他又想做一个好人。
良心发现吗?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
我们反过来纵观整个主题——无间道。为什么要取这个片名,又有何意味。其实,往往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实就是精华。
韩半仙在两部的开头和结尾都做了阐述。
对,就是那几句佛经。
无间地狱,乃是佛教中最恐怖的地狱,几乎是永世不得超生。而刘建明出身黑社会,为了给黑社会提供情报,却去当警察,在当警察期间,他的事业爱情平步青云,但是由于黄警官的死他良心发现,使他有了当好人的欲望。
但终究,他还是摆脱不了他黑社会真正身份的本质,在好人的欲望和邪恶的过去之间,刘建明堕入无间地狱。
在影片的第一部末尾,刘建明在陈永仁的墓碑前的那次敬礼显得意味深长,而那句“我想和他换”更是值得玩味。这说明,他和陈永仁本质上是惺惺相惜的。他并非生来属于邪恶,他只是在好人与恶人的人格下做出了不当的选择,这是刘建明悲剧的更深层面。
如果无间道有第三部的话,刘建明以后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
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在两种人格的交替下,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刘建明的精神就如同受到无间地狱的刑罚,直至崩溃。
2、陈永仁。
原为警校优秀学员的陈永仁,因为隐瞒了其黑社会老大私生子的身份而被加之开除警校的处分,实际上他秘密被获派了黄警官的卧底任务。
但伴随着其上司黄警官的意外死亡,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寻回自己的身份。
无论是陈永仁还是刘建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存在被错置,他们试图寻回本来的身份,但是却在无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陈永仁死于枪下,而刘建明则险象环生,但却生不如死,依照“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刘建明的“寿长”正是无间之苦的最高形式。
在《无间道》影片中陈永仁与黄警官、韩琛都有类似于父子的关系,但是正是黄警官击毙了自己的哥哥倪永孝,而大哥韩琛却三番五次设计试探陈永仁,使陈永仁几次都险些命丧黄泉。
陈永仁长期的双面效忠使得他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即“无间地狱”。刘建明的同事把陈永仁击毙后,陈永仁的尸体被卡在电梯口,电梯门不断开合,正象征着陈永仁悲剧的无间命运。
三、生死无间——宿命的悲剧。
《无间道》这部电影,处处充满了密码、象征、暗扣,也充满了宿命。电影中的“宿命”的意思是指一切都是早已被注定了的,也可以笼统的理解为“命运”,即“命中注定”。贯穿于电影的那首《被遗忘的时光》,主题旋律般哀伤而优美的弥漫其中,彷佛是某种超越的时空的存在,它亦超越是非、生死。
1、韩琛:一将功成万骨枯!
电影中,韩琛一直反复说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电影第一集中韩琛开头就说了这句话,但紧接着他还声明他不相信这句话,因为那是“算命的说的”,韩琛当时已经达到了独当一面的大哥地位,自然以为自己可以嘲笑宿命,而且依靠自己的“自由选择”来实现对于宿命的超越。但是韩琛最终并没有逃脱自己的宿命,他意外的被想要洗底做好人的刘建明击毙了。
而在刘建明将韩琛杀死后,他说了一句“你挑的”。作为对韩琛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路怎么走,你们自己选”这句话的嘲讽,这亦是命运对于韩琛的嘲讽:再强的强者,也有“枯”的时候,不是自己让别人“枯”,就是别人让自己“枯”,没人能掌控得了这种宿命的进程,因为那其实就是黑社会的存在法则。
2、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
比起刘建明一直暗无天日的沉沦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中的苦恼,陈永仁显然要幸运的多。
假如我们反观陈永仁的出身,我们便可以发现,实际上陈永仁当卧底,不得不说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在警校时表现优异,并有极强的观察力记忆力。
他有黑帮的血统,对于在警校学习的他来说,当卧底几乎就是命定的事。但是他的警察身份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与黑社会的天然血缘关系相抗衡,也使他遁入“无间地狱”。
“我是警察”这句话,道出了陈永仁的生命意义和命运。他要为这个身份而牺牲自己的邪恶背景,也要为寻回这个身份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3、刘建明:我想做一个好人!
刘建明是个彻底的处在绝望环境下的角色。
实际上如果说陈永仁选择找到警察中的内鬼,然后恢复警察身份这条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刘建明则是无从选择的。他选择自首,那么必然面临牢狱之灾;倘若他选择杀死韩琛等人来“洗底”,则他又必须为他杀死的人付出代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建明才是真正在“无间地狱”里挣扎的永无法超脱的灵魂。
从他答应做韩琛的棋子,这一切就注定了!
4、倪永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就电影界的常规来说,一部电影的第二集不会比第一集出色。然而《无间道》的续集却没有观众失望,续集的拍摄水平竟然在第一集的程度上被提高、深化了。
倪永孝有个口头禅:“爸爸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对于父辈的深信不疑和尊敬,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倪永孝对于这句话中流露出的宿命意识的赞同。即倪永孝深知黑帮这条路迟早会让人深陷不测无法回头,但倪永孝身为家庭重要成员,对于家族的事业无法拒绝,这是他的宿命。
他的悲剧在于他的结局:自己因为逃过死劫的韩琛而被击毙,家庭亦被韩琛全部杀害,事业也转易到韩琛手下。到此为止,他所拼命维护的有价值的事物都被悉数毁灭。这就是倪永孝作为黑社会家族成员的宿命。
..........
整个《无间道》电影,以刘建明、陈永仁这两个身份倒错的人物为主线,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史诗式的故事,它将香江以往黑帮电影中简单的兄弟情义,简单的正邪交锋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无间道》还将香港电影从泛滥成灾的火爆枪战、肤浅的主题表达中拯救出来,赋予电影更深刻的内涵和悲剧意识。总之,把它作为“21世纪香江电影第一经典”丝毫不算过誉。
以上,只是我一些个人的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再次感谢韩半仙,为我们带来这一场史诗级的心灵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