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钱庄是一个好东西(二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钱庄是一个好东西(二更)
私心人皆有之,李建成也不例外。虽然说大唐国库财政吃紧,可是自从陈应兴建高炉炼钢以来,依靠着陈应三成分红,东宫的内库此时却非常充盈。
要知道,李渊想收回陈应的钢铁作坊为国有的想法,李渊不仅给李秀宁商议过,同样也给李建成说过,李建成当既就以“夺臣之资,非人主所为”给怼了回去。虽然收盐铁专营的国策不动,可是这一刀,暂时还轮不到陈应头上。
轮不到你,你赶紧着急送人头。
李建成望着陈应的目光充满怨念。
同时一个消息,看着李建成吃人的目光,李世民好奇陈应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李世民悄悄接到李建成手中的卷轴,发现上面所写的内容时,李世民心中心花怒放。
原本东宫的收入与秦王府都不分上下,李世民的开销,比李建成更大,所以收支不平衡,不仅仅是大唐国库,秦王府同样吃紧。这两年东宫的财政收入大涨,甭提让李世民多吃味了。
可是,现在陈应居然要把自己的钢铁作坊、甲胄坊、兵器坊,全部献给李渊,献给大唐朝廷,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陈应你的脑子到底是乍想的啊!
李渊强忍着狂喜望着陈应道:“你很懂事,朕甚是满意。难得你有如此雅量,解朕燃眉之急!”
陈应一本正经的道:“盐铁乃国之重器,非人臣可持有。微臣今日所有全赖陛下厚赐,满门上下无不时刻赞颂陛下的恩德。微臣纵然愚钝,也不敢依仗着陛下宠爱,肆意践踏国法。陛下明鉴,这正是微臣有感陛下隆恩无法报答,这才想出来的惠民之策。”
“你有如此孝心,朕心甚慰,然……”李渊沉吟道:“清林里的那几个坊市,是你陈氏的产业,平阳过去也不能过苦日子,这些产业,还是留着陈氏花销吧!”
李渊当然知道,李秀宁嫁给陈应,可是带过去了小两千人。平阳公主府里的僮客也好,亲随也罢,甚至宫娥和宦官,他们都是要领俸禄的,以平阳公主为例,她的定例是六十八人差遣,其他的佣人,都是需要陈应去负责。小两千人吃喝拉撒,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两千人花销至少一年五千贯左右。
可是,陈应与平阳公主二人的俸禄加在一起,依旧无法支撑这么一大家子人。
作为一个父亲,肯定不希望看到女儿受苦。
爱情和面包,在古代根本就没有考虑的余地。没有面包会幸福吗?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李建成听到这话更加惊讶了。陈应想送,一送就是数十上百万贯,可以说只要接受陈应的这些产业,国库的收入能不能好转不好说,反正朝廷每年可以多收一百万贯以上,甚至这些钱粮,可以足够支撑着大唐打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或者两场甚至三场局部战争了。
陈应道:“陛下,微臣其实也是有私心的,钢铁作坊产能不是一万斤两万斤,而是一两千万斤,这样的产量,这样的规模,无论放在谁手中,都足以左右天下格局,这样的重器,绝对不适合掌握在微臣手中,所以请陛下成全微臣!”
李渊摇摇头道:“此事不必再说了!”
李秀宁暗暗朝着陈应使着眼色,她知道陈应的顾虑,不过看到李渊不同意接受,她也想让陈应顺水推舟。
不过,陈应打定了主意,想要转型,这个战略绝对不会半途而废。钢铁的利润虽然高,但是能高过银行,能高过医院?关键是,无论是银行还是医院,都可以赢得美名,同时还获得巨大的实惠。
陈应道:“敢问陛下在大唐,上户、中户与下户,何人纳税最多?
李渊对于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道:“自然是中户!”
唐朝对于上户的定义,与后世的定义完全不同。世族无论是几品世族,这都是上户,上户之中,又分九品,有上上,中上,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详细的规定,与详解,有意者可以百度),在陈群制定的这个九品官人法,虽然到了大唐时期,已经走向了末路,不过却是末路之前最后的余晖。
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世族是不用纳粮的,朝廷的文臣武将超过九成都是出自此门,在《隋唐英雄传》里,出现的英雄们,除了个别几个杜撰的人物之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出身世族,寒门出身的也只有窦建德,他们几个人而已。
世族在这个时代,就是天下人眼中的国之栋。得人心者可得天下,这个人心,不是全民老百姓,而是专指世族。老百姓再念着窦建德的好,可是他同样亡国身死。老百姓再如何痛恨王世充,可是因为局势的需要,他一样可以窃居中原,称孤道寡。
所谓的下户,他们都是拥有少量的土地,或者投身世族门阀为奴,或者佃户,虽一年到头劳作不休,却富裕了世族,没有富裕国家。
陈应郑重的道:“陛下如果想要让我大唐国富民强,就必须尽力的加大中户的数量,只有中户的数量远超上户,下户,大唐的国库才可能变得丰盈。”
李渊叹了口气道:“朕何偿不知此理,只是想增加天下中户,谈何容易啊,原本中户之家,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稍遇天灾或者人祸,就会沦为下户,前朝八百九十万户,到了大业末年,下户多达六百七十万户,中户仅余二百八十万户”
陈应道:“陛下明鉴,臣正是心忧此事,这才筹建大唐通利钱庄,大唐通利钱庄,会放印子钱,微臣放出去的子钱,并非白给,而是要收取两成利息的,虽然这样做有利农户,却也有利于微臣。”
土地和商业,是世族门阀生存的两条重要因素。事实上,只要稍有规模的商号,背后都站着世族,虽然世族满口仁义道德,满口商贾乃铜臭贱业,可是他们谁都在做。就像后世,高举口号爱国,却依旧满身洋货。高举爱我中华,却全家移民国外。
话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去做。
李渊知道陈应所放的两成利是真正的良心价了。他点点头道:“若是如此,倒不失为惠民之政!”
陈应接着又道:“臣还想过,咱们大唐民间疾苦,百姓缺医少药,微臣想开设博爱医院,让全天下人可以享受医疗,不要再饱受有病医不起,大病受,小病扛的问题!”
陈应与李渊就如何筹建医疗,如何构建钱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李渊感觉着陈应似乎太博爱了,有点不正常,可是一时间他也没有想明白真正怎么回事。
李渊没有当时松口,而是要考虑考虑。
就在李渊考虑陈应要献出产业,开设钱庄惠民利民的时候,返回秦王府承乾殿的李世民却有又点心不在焉。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褚亮等心腹谋士也不知道如何劝说李世民。
当然,李世民连番遭遇失败,他并没有像楚霸王一样,灰心绝望。李世民虽然发愁,却没有放弃心中的目标,而是愁着如何东山再起。李世民蹙起眉头,望着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道:“你们都想想,本王如何复起?”
“这……”褚亮一听这话,心中一抽。心中暗想“这才哪到哪儿,才做了不到一个月冷板凳,这就受不了了?人家李建成去年可是被人折腾得三个多月没有见过李渊呢!”
就在众人面面相蹙的时候,长孙无忌道:“殿下不能待在长安,必须外放!”
“理,是这个理!”李世民苦笑道:“可是父皇会同意吗?此时,别说外放本王一方都督,就是给一州总管也比待在长安强,有一州之兵,本王也有信心重建玄甲铁骑!”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李世民无意间说要重建玄甲铁骑,房玄龄却恍然大悟道:“秦王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不如去找一个人帮忙。”
李世民大喜道:“谁?”
杜如晦道:“驸马都尉梁国公!”
李世民迟疑的道:“找他,他现在不也一样闲赋在家?”
“这个不一样!”杜如晦解释道:“突厥二三十万大军,齐聚定襄,意向不明,突厥大军不解散,我大唐就没有一天可以安稳。如果臣所料不差,陈驸马必然挥师北进。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还不如向陛下请旨,向陈驸马学习练兵之法,想来陛下也会同意的!”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他明白了杜如晦真正所指。
陈应用兵打仗也算不上诡诈无双,充其量只算中规中矩。关键是陈应麾下的几支大军,如骁骑军钩镰枪骑兵、陌刀军、还有射生军,都是万中无一的精锐,哪怕把再普通的军队交给陈应,陈应也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鱼腩部队变成强军。
李世民想夺取陈应的军队,恐怕不易,想收买陈应麾下的将领,一旦事情大发了,大家脸上都挂不住。
如果再向陈应军中安插内间,被发觉了恐怕李秀宁不会让李世民好过,李秀宁要是发飙,她可以敢拿刀子砍人。
反而李世民自己去跟陈应学习练兵,陈应既不能拒绝,也不可能糊弄他。
李世民想到这里,终于有了主意。
PS:差点崩溃,电脑系统出了一点小毛病,每隔半个小时自动关机,后来变成十几分钟,实在崩溃,无奈之下,只要用手机写,可是折腾几次,心态不好了。
第十二章钱庄是一个好东西(二更)
私心人皆有之,李建成也不例外。虽然说大唐国库财政吃紧,可是自从陈应兴建高炉炼钢以来,依靠着陈应三成分红,东宫的内库此时却非常充盈。
要知道,李渊想收回陈应的钢铁作坊为国有的想法,李渊不仅给李秀宁商议过,同样也给李建成说过,李建成当既就以“夺臣之资,非人主所为”给怼了回去。虽然收盐铁专营的国策不动,可是这一刀,暂时还轮不到陈应头上。
轮不到你,你赶紧着急送人头。
李建成望着陈应的目光充满怨念。
同时一个消息,看着李建成吃人的目光,李世民好奇陈应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李世民悄悄接到李建成手中的卷轴,发现上面所写的内容时,李世民心中心花怒放。
原本东宫的收入与秦王府都不分上下,李世民的开销,比李建成更大,所以收支不平衡,不仅仅是大唐国库,秦王府同样吃紧。这两年东宫的财政收入大涨,甭提让李世民多吃味了。
可是,现在陈应居然要把自己的钢铁作坊、甲胄坊、兵器坊,全部献给李渊,献给大唐朝廷,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陈应你的脑子到底是乍想的啊!
李渊强忍着狂喜望着陈应道:“你很懂事,朕甚是满意。难得你有如此雅量,解朕燃眉之急!”
陈应一本正经的道:“盐铁乃国之重器,非人臣可持有。微臣今日所有全赖陛下厚赐,满门上下无不时刻赞颂陛下的恩德。微臣纵然愚钝,也不敢依仗着陛下宠爱,肆意践踏国法。陛下明鉴,这正是微臣有感陛下隆恩无法报答,这才想出来的惠民之策。”
“你有如此孝心,朕心甚慰,然……”李渊沉吟道:“清林里的那几个坊市,是你陈氏的产业,平阳过去也不能过苦日子,这些产业,还是留着陈氏花销吧!”
李渊当然知道,李秀宁嫁给陈应,可是带过去了小两千人。平阳公主府里的僮客也好,亲随也罢,甚至宫娥和宦官,他们都是要领俸禄的,以平阳公主为例,她的定例是六十八人差遣,其他的佣人,都是需要陈应去负责。小两千人吃喝拉撒,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两千人花销至少一年五千贯左右。
可是,陈应与平阳公主二人的俸禄加在一起,依旧无法支撑这么一大家子人。
作为一个父亲,肯定不希望看到女儿受苦。
爱情和面包,在古代根本就没有考虑的余地。没有面包会幸福吗?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李建成听到这话更加惊讶了。陈应想送,一送就是数十上百万贯,可以说只要接受陈应的这些产业,国库的收入能不能好转不好说,反正朝廷每年可以多收一百万贯以上,甚至这些钱粮,可以足够支撑着大唐打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或者两场甚至三场局部战争了。
陈应道:“陛下,微臣其实也是有私心的,钢铁作坊产能不是一万斤两万斤,而是一两千万斤,这样的产量,这样的规模,无论放在谁手中,都足以左右天下格局,这样的重器,绝对不适合掌握在微臣手中,所以请陛下成全微臣!”
李渊摇摇头道:“此事不必再说了!”
李秀宁暗暗朝着陈应使着眼色,她知道陈应的顾虑,不过看到李渊不同意接受,她也想让陈应顺水推舟。
不过,陈应打定了主意,想要转型,这个战略绝对不会半途而废。钢铁的利润虽然高,但是能高过银行,能高过医院?关键是,无论是银行还是医院,都可以赢得美名,同时还获得巨大的实惠。
陈应道:“敢问陛下在大唐,上户、中户与下户,何人纳税最多?
李渊对于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道:“自然是中户!”
唐朝对于上户的定义,与后世的定义完全不同。世族无论是几品世族,这都是上户,上户之中,又分九品,有上上,中上,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详细的规定,与详解,有意者可以百度),在陈群制定的这个九品官人法,虽然到了大唐时期,已经走向了末路,不过却是末路之前最后的余晖。
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世族是不用纳粮的,朝廷的文臣武将超过九成都是出自此门,在《隋唐英雄传》里,出现的英雄们,除了个别几个杜撰的人物之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出身世族,寒门出身的也只有窦建德,他们几个人而已。
世族在这个时代,就是天下人眼中的国之栋。得人心者可得天下,这个人心,不是全民老百姓,而是专指世族。老百姓再念着窦建德的好,可是他同样亡国身死。老百姓再如何痛恨王世充,可是因为局势的需要,他一样可以窃居中原,称孤道寡。
所谓的下户,他们都是拥有少量的土地,或者投身世族门阀为奴,或者佃户,虽一年到头劳作不休,却富裕了世族,没有富裕国家。
陈应郑重的道:“陛下如果想要让我大唐国富民强,就必须尽力的加大中户的数量,只有中户的数量远超上户,下户,大唐的国库才可能变得丰盈。”
李渊叹了口气道:“朕何偿不知此理,只是想增加天下中户,谈何容易啊,原本中户之家,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稍遇天灾或者人祸,就会沦为下户,前朝八百九十万户,到了大业末年,下户多达六百七十万户,中户仅余二百八十万户”
陈应道:“陛下明鉴,臣正是心忧此事,这才筹建大唐通利钱庄,大唐通利钱庄,会放印子钱,微臣放出去的子钱,并非白给,而是要收取两成利息的,虽然这样做有利农户,却也有利于微臣。”
土地和商业,是世族门阀生存的两条重要因素。事实上,只要稍有规模的商号,背后都站着世族,虽然世族满口仁义道德,满口商贾乃铜臭贱业,可是他们谁都在做。就像后世,高举口号爱国,却依旧满身洋货。高举爱我中华,却全家移民国外。
话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去做。
李渊知道陈应所放的两成利是真正的良心价了。他点点头道:“若是如此,倒不失为惠民之政!”
陈应接着又道:“臣还想过,咱们大唐民间疾苦,百姓缺医少药,微臣想开设博爱医院,让全天下人可以享受医疗,不要再饱受有病医不起,大病受,小病扛的问题!”
陈应与李渊就如何筹建医疗,如何构建钱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李渊感觉着陈应似乎太博爱了,有点不正常,可是一时间他也没有想明白真正怎么回事。
李渊没有当时松口,而是要考虑考虑。
就在李渊考虑陈应要献出产业,开设钱庄惠民利民的时候,返回秦王府承乾殿的李世民却有又点心不在焉。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褚亮等心腹谋士也不知道如何劝说李世民。
当然,李世民连番遭遇失败,他并没有像楚霸王一样,灰心绝望。李世民虽然发愁,却没有放弃心中的目标,而是愁着如何东山再起。李世民蹙起眉头,望着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道:“你们都想想,本王如何复起?”
“这……”褚亮一听这话,心中一抽。心中暗想“这才哪到哪儿,才做了不到一个月冷板凳,这就受不了了?人家李建成去年可是被人折腾得三个多月没有见过李渊呢!”
就在众人面面相蹙的时候,长孙无忌道:“殿下不能待在长安,必须外放!”
“理,是这个理!”李世民苦笑道:“可是父皇会同意吗?此时,别说外放本王一方都督,就是给一州总管也比待在长安强,有一州之兵,本王也有信心重建玄甲铁骑!”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李世民无意间说要重建玄甲铁骑,房玄龄却恍然大悟道:“秦王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不如去找一个人帮忙。”
李世民大喜道:“谁?”
杜如晦道:“驸马都尉梁国公!”
李世民迟疑的道:“找他,他现在不也一样闲赋在家?”
“这个不一样!”杜如晦解释道:“突厥二三十万大军,齐聚定襄,意向不明,突厥大军不解散,我大唐就没有一天可以安稳。如果臣所料不差,陈驸马必然挥师北进。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还不如向陛下请旨,向陈驸马学习练兵之法,想来陛下也会同意的!”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他明白了杜如晦真正所指。
陈应用兵打仗也算不上诡诈无双,充其量只算中规中矩。关键是陈应麾下的几支大军,如骁骑军钩镰枪骑兵、陌刀军、还有射生军,都是万中无一的精锐,哪怕把再普通的军队交给陈应,陈应也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鱼腩部队变成强军。
李世民想夺取陈应的军队,恐怕不易,想收买陈应麾下的将领,一旦事情大发了,大家脸上都挂不住。
如果再向陈应军中安插内间,被发觉了恐怕李秀宁不会让李世民好过,李秀宁要是发飙,她可以敢拿刀子砍人。
反而李世民自己去跟陈应学习练兵,陈应既不能拒绝,也不可能糊弄他。
李世民想到这里,终于有了主意。
PS:差点崩溃,电脑系统出了一点小毛病,每隔半个小时自动关机,后来变成十几分钟,实在崩溃,无奈之下,只要用手机写,可是折腾几次,心态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