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小说网 > 推棺 > 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

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

作者:离人望左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就爱小说网 www.92to.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姑苏城的夜,便是到了冬天里,仍旧温暖书,发回朝廷以待勘察,又要处置越来越多的坑蒙拐骗案子。

    而且他们还需要赶在年假之前,做完这些事情,那才是真真让人有些焦头烂额。

    宋朝官员的假期应该算是多的,各种节日都有放假,平时也有休沐,可大明朝对官员很是苛刻,尤其是朱元璋执政期间,假期那是相当少的。

    元朝是不将汉官当人来看,假期少也理所当然,朱元璋即便当了皇帝,对官员也没甚么好感,所以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

    对,你没看错,就是一年三天假,分别是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日。

    不过后来渐渐发现行不通,这才放宽松了一些。

    在明朝当官可不轻松,工资又少,又没有假期,皇帝又看不起,各地粮长里长都还能接受皇帝召见,皇帝对知县比朝堂上衮衮诸公都还看重一些。

    工资少也就罢了,贪污几两银子就要被扒皮填草,供奉在县衙的皮场庙吓唬别的官员,官做得大了又要夹着尾巴做人,否则皇帝觉着你可能会造反,又要抄你的家。

    官员们也是怨声载道,到了明朝中后期,休假制度才渐渐宽松和完善起来,每个月能休息三天,再加上春节之类的节假日也能有十几天,一年大概可以休假五十天的样子,也算是不错了。

    当然了,皇帝陛下也不是好糊弄的,也不过是朝三暮四的玩法罢了,虽然给了假期,但又把前朝那些名目众多的探亲假给取消了。

    不过也有例外,那便是父母大丧,那就可以休息三年,因为要守孝,大明朝对孝道很是看重,官员必须丁忧守孝,也就是暂时停职,守孝三年你再出来当官。

    历史上但凡守孝不够三年就起复当官的,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夺情,大部分都没捞到甚么好下场。

    正因为年假难得,所以官员们一个个都盼着,过年可不仅仅是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更是走访同僚,迎来送往的社交黄金时间。

    而且有些案子或者公事,也都是以一年为限,眼下限期将至,当然要把这些积压下来的事情全给清理出来了。

    李秘好歹是苏州府的知事,虽然只有九品,但也不能只拿钱不办事,回来没两天,送走了郑多福之后,李秘便回到衙门签押办公来了。

    至于张黄庭,说是送郑多福一程,也不知道是一路跟到金陵,亦或是半路回来,李秘也管不得这许多。

    李秘出去这么久,到底是要有个说法的,回来之后便与陈和光秘密交谈了一番,说了些关于楚王的事情,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不去说。

    不过因为牵涉到楚王,即便李秘说得寻常,但陈和光也能够感受到其中凶险,对李秘更是感激不尽的。

    因为李秘这是对他的提醒,待得年后,官场上必然会掀起大风大浪来,他比其他官员更早预知风暴的来临,也能及时做好应对,不能参合的千万别去参合,免得惹官们,根本就不会放过这个闹腾的机会!

    皇族宗亲虽然丑事不少,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并不多,而且他们劫的虽然是楚王,但皇杠却是献给皇帝的,也就是说,他们打劫了皇帝!

    陈和光也算是错有错着,黄仕渊巴结上了范荣宽等人,在地方上联合一致,似乎也上了首辅沈一贯的船,眼下春风得意,今番入京,据说还有一桩好事要献上去,真要成了,陈和光这苏州知府的座位就得拱手让人了。

    也难怪陈和光听得李秘说完这些事,连说李秘是他的福将,恨不得把李秘放缸里,在神坛上供起来了。

    不过李秘面儿上到底还是个知事,该忙活还是得忙活,离了陈和光之后,便来到了理刑馆。

    这外头清冷地紧,寒风飕飕,可推门进来,理刑馆里头却是闷热难当,书吏们一个个满头大汗,那温热之中弥散着脚臭,也是让人极其不舒服。

    宋知微早先就与李秘见过一面,作为苏州推官,从崇明沙回来之后,宋知微的声望就日渐丰隆起来,但他对李秘仍旧非常客气。

    因为他知道李秘不是池中之物,自己这些成绩,若没有李秘,那也是完不成的。

    他更知道李秘身上带着伤,所以听得动静便从签押房里走了出来,见得理刑馆的人都不大理会李秘,他也难免有着皱眉。

    “来人,把窗户都打开!”

    宋知微如此一说,书手们便将窗户全都打开来,凉风吹了进来,整个大堂乃至每个号房里的闷气都被清扫出去,人人不禁打哆嗦,却又清凉得畅快不已。

    此时他们才从工作中回过神来,见得宋知微的表情,再看看门口干站着的李秘,便知道自己疏忽怠慢了。

    李秘成了吴惟忠的义子,又当上了九品知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吴惟忠眼下是备倭副总兵,军方扛把子,皇帝陛下对今次战事又格外倾注心力,吴惟忠等武将自是深受器重,备蒙皇恩的。

    可不知为何,李秘当了副总兵义子之后,众人自觉距离感更远了,仿佛李秘不再是他们认识的那个神奇小捕快了,反而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

    尤其是李秘才刚刚当上知事,就出了公干,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要知道他是分拨给理刑馆勾当差事的,他这么一走,他的差事最后由谁来干?还不是他们这些理刑馆的人来分摊么!

    或许也正是因此,他们才对李秘产生了疏离感。

    宋知微脸色难看,大家心里也有抱怨,毕竟是伙计们都是跟着宋知微的老人了,为了个李秘,宋推官时常给他们脸色看,换谁心里会舒服?

    李秘自然也知道这些,他不是个好高骛远之人,既然要当大明第一神探,根基就要打好,无论是吴县那边,还是理刑馆这里,李秘始终都想干一些实事。

    虽然看起来他有些不务正业,时常不在签押房,正经当差也没几日时间,但他产生的价值却是巨大的。

    不过层次不同,眼界就不同,这些价值,也唯有宋知微陈和光等人看得到,寻常吏员是如何都理解不了的。

    李秘也不好说些甚么,只是挥了挥手,让外头那些挑夫先回去了。

    这些挑夫是来送礼的,挑着的都是李秘从宁国府带回来的土产,不过看这架势,如果此时将土产都挑进来,反倒是羞辱了这些理刑馆吏员,谁又稀罕你的年货礼物了!

    宋知微也是看在眼里,难免要叹气,李秘也算是有心了,只是这些人看不到罢了。

    别人不清楚,他宋知微却是心知肚明,且不说李秘与苏州府这边的官员名流都有着极深的交情,与袁可立项穆等人称兄道弟,相交莫逆,便是应天府那边,李秘也是吃得开的。

    如今又要参加武举,在湖广武昌又帮楚王做了这么一件大事,前途自是不可估量的,他是一条潜龙,有岂是理刑馆这样的小池塘所能养得的?

    可李秘并未因此而目中无人,他仍旧如此谦卑,体贴,便是小小举动,也顾及到这些吏员的感受,偏生这些吏员根本就不知其中缘由,唯有宋知微清楚,却又不能见人就解释。

    而且有一桩事,他们这些吏员也是不知,当初曹建安等三名捕快,与李秘一道出去公干,结果死在了蔡葛村,朝廷虽然也派发了抚恤,但到底是杯水车薪。

    是李秘将自己所有的俸禄,都用在了奉养那三名捕快的家属,也就是说,他从未领过薪饷,这件事也只有宋知微和曹家等三家当事人知晓内幕。

    “李知事,委屈你了。”宋知微说着随意,却是发自肺腑。

    本书来自